index
int64
0
21k
date
stringlengths
10
10
title
stringlengths
3
194
text
stringlengths
42
32.1k
line
stringclasses
4 values
url
stringlengths
0
139
_annotator_id
stringclasses
6 values
pred_positive
float64
-0.5
2.49
pred_neutral
float64
-0.27
2.25
pred_negative
float64
-2.39
1.29
relevance_score
float64
0.5
0.93
market_positivity
int64
0
2
importance
int64
0
4
__index_level_0__
int64
0
7.73k
0
2021-12-31
大国资引领 为佛山新经济“修路搭桥”
●王基国     佛山,一座民营经济的大市,一座制造业的强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民营经济的成就早已名扬天下,但与民企群星的璀璨光芒相比,佛山国资却没有受到太多聚光灯的关注。     放眼全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资正成为城市新一轮竞争的新变量。青岛、合肥、珠海乃至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国资近年来纷纷出招,成为引领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新形势,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完善政企招商互动机制,积极推行“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招商模式。这一表述赋予了佛山国资发展的新方向。     从为城市修路搭桥,到为新经济“修路搭桥”。大国资引领,佛山该如何出招?     “有形之手”再出手     在佛山,有关国资运营模式的变革,一直是党政干部关心的一个话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南海、顺德的党政领导干部先后赴新加坡学习。新加坡最大的国资企业——淡马锡的运作模式,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     对标归来,以淡马锡为榜样,佛山国资一度动作不断。     2010年年底,佛山印发《“大国资、全覆盖”总体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佛山市国资将转入“战略引领集中发展期”,通过盘活国资存量资产、注入增量资产,实施管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资产资本化来进一步做专、做强、做大国有经济。佛山市国资整合与重组整体工作自此拉开一轮发展的序幕。     随后,南海控股宣告成立,采纳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对淡联企业实施的“一臂式”管理模式,总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指导,但不干涉;给予政策扶持,但不代替;给予帮助,但不包揽。     过去10年,佛山国资系与自己比,可谓成绩斐然,如佛燃能源、瀚蓝环境、顺控发展等国企纷纷走上资本市场。不过,与周边城市相比,佛山国资发展速度不够快,力量也不够强。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佛山国资的资产总额2317亿元,利润总额为19亿元,佛山国资(包括区级国资)上市公司3家。     从经济体量相近的城市来观察,2020年合肥的国资资产总额2.49万亿元,青岛为3.75万亿元,宁波为1.95万亿元,而城市经济规模比佛山小的珠海市,国资家底则高达8931亿元。     当时代走到了今天,环顾中国,国资的家底正在越来越成为决定城市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月15日,备受期待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企业股票亮相交易。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的北京世纪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源科技”)位列其中,这是今年以来该基金投资的第4家发行上市企业。     近年来,合肥市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红利,投资项目上市进展全面提速,目前已有25个项目通过IPO审核、上市,基金已全面进入收获期。凭借国资主导的产业投资模式,合肥也一跃成为全国关注的“网红城市”。     回望佛山,如果单纯只看存量不重增量、固守“水电气、铁公基”的佛山国资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新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佛山国资这只“有形之手”已经走到了要打出“佛山功夫”的时候。     从“铁公基”到新基建     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佛山国资要如何出手?“新基建”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018年底,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     随后,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     作为重要的产业基底和新兴产业,“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一头牵引着不断升级的强大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有资本正在成为投资“新基建”的主力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于2015年成立了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近年在区域工业互联网领域频频出手。截至去年,航天云网已为19个省份建设了区域工业互联网主平台,有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比如,航天云网在贵州建设的区域工业互联平台,通过构建并完善产业地图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全省重点工业品的分布和产业链配套关系。目前,该平台已入驻企业近3000家,涵盖产品超7000件。     作为地方国资,深圳市国资委也成立了新基建投资公司,希望充分调动国企力量承担新基建任务,探索可持续投融资模式,推动“新基建”发展驶入快车道。     去年7月,深圳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为此,深圳市区两级一共梳理出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672亿元,占比40%。     在大力投资新基建的同时,地方国资正通过科创投资、产业投资基金对创新企业进行培育、引导与赋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构建出一个创新生态,在新一轮产业经济的比拼中形成超越传统势能的新优势。     作为一股低调的投资力量,青岛国资委平时不动声色,但出手迅速。最近半年时间,便一口气买入石大胜华、天晟新材等7家上市公司股权。在新一轮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争夺战中,早在3年前,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就一掷144亿元,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第一、第二大股东。     “织网”与“耕地”     未来5年,佛山要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国资需要当仁不让地发挥比过去更大的作用。     引导构建招商网络,是一个主要切入点。     改变“招商不给力”的状况,是今年佛山围绕制造业发展作出的一个重要决策。只有让大招商成为常态,佛山产业升级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而仅靠项目对城市的自然选择,早已无法适应现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佛山国资可加大出手力度,以更有魄力的方式,到市场上参与竞争资源。     事实上,放眼全国,除了极少数先天禀赋、环境都非常出色的城市,其他地方都无法例外。这个趋势逐渐变得清晰。     也正因此,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完善政企招商互动机制,积极推行“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模式。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要让国资参与到市场博弈中去,以投资带动产业项目落地,并对其进行孵化,支持产业做强做大。在合肥、苏州、深圳等很多城市,这种方式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佛山此前已有国资基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新的发展形势呼唤佛山国资,要进一步扛起责任,成为招商引资、孵化产业的参与者乃至探路者,而不只是辅助者、后备军。换个角度说,没有主动、积极的国资投资力量,佛山的大招商工作也一下子难以走到地级市招商引资阵地的第一线。     在中小微企业众多的佛山,国资力量还有一个重要使命:打造更多高水准的“产业公地”。     哈佛大学教授加里·皮萨诺等人创造了“产业公地”的概念,以此定义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产业运作能力等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网络”和“生态体系”。从佛山的实践来看,产业公地就是容纳生产、研发、服务业等功能的载体平台,能够对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在这方面,佛山以往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规划建设最基本的传统基础设施,有园区的硬件建设,而缺乏系统的功能配套以及新型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佛山需要正视这个问题。近期,佛山国资系统发布的消息称,国资将以佛北战新产业园等重点区域规划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市、区联合开发建设节能减碳的高端产业园区,高标准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产业园。这也是国资建设产业公地的一种新尝试。     目前,佛山已经以财政支持的方式大手笔建设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并逐步显现效果。接下来,佛山的产业公地发展还需更多国资力量。     从为招商引资“织网”,到为中小企业“耕地”,期待佛山国资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为佛山的新经济“修路搭桥”。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31/content_7980501.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2
0
3
2021-12-31
世卫称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毒株可能导致新冠病例激增
据新华社电 世界卫生组织12月29日警告,传播性更强的奥密克戎毒株和目前仍广泛传播的德尔塔毒株若无法遏制,可能会导致全球新冠病例如“海啸”般激增,给各国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回顾了自新冠大流行以来,该组织所采取的各项应对措施及其效力。他对奥密克戎毒株更强的传播能力表示高度关注,称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同时流行将导致病例“海啸”般激增。 近期一些国家新增确诊病例数正迎来新一波快速上升,谭德塞认为这正在并将继续给疲惫不堪的卫生工作者和濒临崩溃的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并再次扰乱人们的生活和生计。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谭德塞再次对所谓“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症状较为温和”的说法表示担心,称这种观念可能是危险的。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奥密克戎毒株主要从年轻人中开始传播,并在年轻人中以相当大的强度循环,这可能反映了病毒传播的某种社会混合模式。尽管奥密克戎看起来更具传播性,有更短的潜伏期,并且造成的症状较温和,但这是基于该毒株目前感染的主要是年轻人群这一特点。 瑞安认为,这波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疫情还没有扩散至更广泛人群,现有疫苗在年长和脆弱人群中抵御奥密克戎的效果尚未明确,因此现在对这一毒株做出判断还为时尚早。 他强调,在明确奥密克戎毒株对年龄较大和脆弱人群的影响之前,未来几周内必须将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两种毒株的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一点非常重要。 (刘曲)
official
http://www.nxrb.cn/szb/pc/navigation_005001001/2021/12/31/03/1476675478659063863.html
celera_documents-Jeremy
null
null
null
null
2
0
1
4
2021-12-31
RCEP将为广东带来什么?
即将迎来元旦假期,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麦智伟仍马不停蹄:“RCEP马上生效,我们早就开始做政策培训和业务对接,现在是冲刺关头。” 2022年1月1日,备受关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在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和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之间正式生效。作为全球最大贸易“朋友圈”,RCEP包括上述10国和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15个成员国。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已正式提交核准书的10国生效。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将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 一直以来,广东与RCEP成员国有着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据海关统计,2021年前11月,广东与RCEP国家进出口总额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占同期全省外贸总额的28.2%。 “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我省纺织服装业、轻型制造业将面临新的机遇期,汽车、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利好,铁矿石、港口航运、物流、机械、纺服、家具等行业将持续受益,交通与通讯、农产品等行业或吸引更多外资。”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 商务部研究院全球供应链研究所副所长路红艳认为,这将为广东带来三个机遇和两个挑战:有利于稳定贸易增长、促进双向投资发展和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升级,同时也会带来规则衔接等方面的改革压力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风险。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陈晓 王彪 亚太“微型跨国企业” 迎来更大的风口 过去一年,卓志集团副总裁李岩桌上的文件换了一波又一波,唯有RCEP的研究文件常驻,时时翻阅,页脚微卷。“RCEP生效后,流通成本降低,贸易范围扩大,得实惠的首先是消费者。我们服务的东南亚日韩进口商品中,保健品、美妆、3C类产品的销量都比较好。”卓志集团在外贸领域深耕25年,几乎与RCEP所有成员国都有贸易往来。 跨境电商被视为最先享受到RCEP政策红利的产业,多个环节都将获益:降低甚至消除邮政小包征收关税的风险、降低原材料和海外物流仓储成本、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而降低企业汇兑风险等。 对外贸大省广东来说,跨境电商已是外贸增长的新生力量。目前,广东有13个地市经批准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2020年从227.96亿元增长到1726.46亿元,年均增速65.9%。 如今,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互联网广泛接入的RCEP成员国,成为广东跨境电商企业的蓝海。 以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Shopee为例,其中国跨境业务总部设在深圳,将中国供应链的多样性与东南亚精准对接,满足当地消费者蓬勃发展的购物需求。 李岩则希望,乘着RCEP的“东风”,以数字化方式打通RCEP成员国之间的外贸服务链条。“以后各国、各企业间的比拼就是服务能力,谁的服务能力更高,谁获客的优势就更明显。”李岩认为。 不仅是头部电商平台在追逐机遇,微型跨境电商企业也蓄势待发。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科技赋能亚太数字贸易》报告,对亚太多国6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的调研显示,85%的跨境电商都是规模不到100人的小微型企业,甚至出现了只有一两个人却能把生意做到超过3个以上海外市场的企业。 在RCEP政策红利和数字技术助力下,它们正尝试关键一跃,成长为“微型跨国企业”。“未来三年仍是数字贸易的发展黄金期。在亚洲,让人欣喜的是大量微型跨国企业正快速崛起,他们把生意做到万里之外的多个海外市场,将成长为未来全球贸易的主力。”德勤中国区副主席林国恩说。 伴随着RCEP的生效,这些“微型跨国企业”迎来更大的风口。 “全球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加速了在线化、数字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进程,为共建RCEP数字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创造了时代机遇。”清华大学教授、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柴跃廷认为,广东要抓住机会,大力投入打造跨境电商平台。 汽车服装家电等 产业提前“抢滩” RCEP生效后,中日之间57%的商品关税将立即降为零,随后将逐步实现88%商品零关税。“这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来说,是更优于普惠制待遇的重大机遇。”开拓日本市场正是麦智伟的首要目标。 中日两个贸易大国将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被认为是RCEP签署最大的增量意义。“在更多产业领域内,广东与日本进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交通运输、机械电子、矿产品占广东对日本出口额的1/3左右。协议生效的前5年,日本将上述品类中95%以上的商品关税下调为零,广东企业可快速获得关税减免红利。 除了开拓日本市场,麦智伟在东南亚也有新的发展计划。目前,溢达在中国、越南均设有工厂。“RCEP生效后,我们在越南的业务将享受进出口‘双重红利’。”麦智伟说,不仅溢达中国工厂出口到越南的原材料可享受零关税,而且从越南工厂出口到中国的成衣也可享受零关税。 作为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与广东产业链、价值链合作持续细化,将带来更多贸易机遇和增长点。 广东新宝电器早已嗅到新商机,提前布局东盟市场。在对东南亚多国考察后,最终选择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厂,生产吸尘器、空气清新机;在马来西亚找到合作厂家,联合生产吸尘器、咖啡机等,并向这些国家出口相关零部件。 对汽车产业而言,15个RCEP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借助天时地利,我们正在加快对东盟市场开拓,已计划在东盟设立生产基地。”广汽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集团正在探索与东盟制造企业共同投资生产,以带动当地汽车产业发展。比如在缅甸,广汽的合作伙伴正在建设KD工厂;在马来西亚,右舵版GS3正式首发,开启海外右舵市场全新征途。 在广汽国际业务负责人看来,RCEP生效将促进中国车企品牌的国际化布局,推动出口业务增长,还能促进区域零部件流通,提升RCEP区域内汽车产业链依存度。 更激烈竞争有望 锻造更强区域产业链 随着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RCEP成员国之间迎来物流大通道,这让京信通信副总裁李学锋很振奋。早在2016年,京信通信便收购控股了老挝ETL电信公司,取得ETL公司51%的股权,成为迄今为止老挝唯一一家中资控股的电信运营商。 如今京信通信在多个RCEP成员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或销售平台,设备年销售额达2.5亿元人民币。“期待通过ETL项目,加强与RCEP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油气管道、通信设施等多领域合作,推动通路、通航、通商、通信,带动资本、技术、基建走出去,提升相邻区域的发展水平。”李学锋说。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同行业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李学锋表示,公司对此早有准备,“未来我们要着重向技术创新、差异化价值、产品质量、交付效率、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继续推进5G的建设和发展”。 汽车行业也将迎来更大的挑战。比如在协议生效第11年后,中国对日本的汽车及其零配件、电视机及其零件的关税将逐步减免至零。日本在汽车和电视机工业制造方面的技术世界领先,未来随着关税的大幅下降,日本生产的汽车和电视机及其零配件将大幅进入我国,或对广东汽车产业形成一定冲击。 “在未来的市场拓展过程中,我们将在塑造品牌上发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竞争力。”广汽国际业务负责人说,将与当地制造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生产,研发更多品类的右舵车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如何把RCEP的政策利好转化为企业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这是光华科技海外事业部经理陈东福与团队探讨最多的问题。 “之前因为关税的原因,价格不是很有优势的产品,现在已获得机会重启合作了。”但在陈东福看来,RCEP不仅意味着关税优惠,更要把握机遇优化产业链、巩固供应链,寻求新的技术创新合作机会。“我们要继续加大研发力量,升级新产品、新工艺,这样才不会在竞争中掉队。”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RCEP推动了区域内要素、产品、服务和资金的自由流动,亚太区域供应链存在深度调整的可能性,广东更要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通过提升质量、服务、品牌、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在产业链的站位。 路红艳建议,广东要创新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强化国际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发挥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汽车、轻工纺织等产业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链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吸引日韩企业到广东高端制造、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提升贸易与投资合作水平。 ■记者观察 更高开放带来更多经济新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转移,新一轮全球化的动力也在东移,即将生效的RCEP正是最突出的体现。其将大幅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明显降低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 素以开放著称的广东,无疑也将“近水楼台”获得更大发展机遇,推动与相关国家在贸易、投资、产业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对于各国自身而言,RCEP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契机,更会为优化完善投资、贸易等相关制度提供新的动力。 “在全球化时代,以外部开放促进内部改革是大趋势,这一点不会改变。”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对记者表示,“RCEP生效不仅带来贸易便利化,更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经济不均衡态势有愈演愈烈的态势。RCEP全面生效实施后,不仅将带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统一的超大规模市场,还将通过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最不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和技术援助,推动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这无疑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都意义重大。 特别是在全球疫情下,逆全球化声浪不断出现,个别区域甚至剑拔弩张的背景下,RCEP彰显了开放的力量和信心,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新样本,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巨大活力。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31/content_7980713.htm
celera_documents-Jerem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2
5
2021-12-31
轨道交通蓬勃发展,碧桂园如何探索TOD?
与周边多个TOD产城联动发展,亚运城进一步盘活城市空间。 ICC碧桂园三龙汇采用“轨道+商圈+物业+产业”的新型模式,打造TOD标杆。 几天前,佛山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20号线通车运营。而在将来不久,广州地铁7号线西段、22号线以及广佛环线南段也将陆续开通。地铁、城轨、高铁等多重形式的轨道交通,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编织起愈发密集的线网,“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在一步步实现。 新建轨道交通带来的新增站点,为相应片区的规划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而TOD开发模式也成为新片区开发过程中的必选项。 作为近几年才突然热门的概念,“TOD”一词显得略微抽象,它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在划定范围内进行深度开发的模式,汇聚商业、办公、住宅、文教、园林等多重功能,相当于新造或再造一座“城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红就曾公开表示,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一个足够大规模的TOD交通枢纽必然是一个城市副中心。 由于前景广阔,因此TOD模式也成为房企争相竞逐的“新赛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碧桂园通过各类项目开发进行探索,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新法则”。 打造标杆TOD类项目 12月28日,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成为广佛之间的第二条跨城轨道。而在广佛交界地带的顺德陈村,人们正期盼着广州地铁7号线西段和广佛环线南段的通车运营。 陈村东临广州南站,西接佛山主城区,是从广州番禺前往佛山的第一站,这注定了陈村在广佛融城过程中重要节点的地位,也是佛山向东对接广州乃至珠江东岸深莞惠的前沿阵地。7号线西段与广佛环线南段在陈村交会设站,而在车站的上方,占地约147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陈村TOD项目——ICC碧桂园三龙汇,正在建设中。 ICC三龙汇由顺德地铁、碧桂园和港铁共同参与打造,整个项目包含三座高层塔楼、八栋住宅以及商业综合体等组成,这恰好契合了TOD开发模式中“综合开发”的准则。 在城区连片,地铁联通,路网协同的发展方向下,广佛同城化特征显著。《2020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指出,广佛两地每天通勤人数高达176.3万人,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双向通勤特征。可以预见的是,两条轨道相继通车后,陈村站无疑会迎来大量途经客流,如果能将客流变成“留客”,这无疑是陈村的重大机会。对于ICC碧桂园三龙汇而言,项目规划中的“留客”办法是“TOD×HOPSCA”,即让轨道交通与办公、商业、教育、文化、娱乐、居住等功能结合,形成“轨道+商圈+物业+产业”的新型模式。 轨道+商圈的模式在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屡试不爽,二者合力可对盘活城市片区起到积极作用。2021年1月,万达广场签约进驻三龙汇便是在践行这一模式。三龙汇的主塔楼总高200米,规划有甲级写字楼和高级行政公馆,计划引入智慧铁路研发中心和离岸大数据中心,落成后将有望引入大量高新技术人才。另外,三龙汇还将大量地块留给了住宅。住宅楼栋采用点状式布局,错落有致,保证每个楼栋、每个单位、每个空间的光照和通风达到最优。除了住宅,还有两栋楼专门打造了LOFT公寓式酒店物业。 “轨道交通”疏导着城市的脉络,TOD的法则下,轨道交通站点上方建立的,其实是一座微型立体交通城市。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职住平衡的把握,将“客流”变成“留客”,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我们的住宅已经销售到尾声,下一步计划发售公寓等其他产品。”三龙汇营销负责人表示,当前项目正在持续建设,部分住宅楼栋的外立面已经完工,写字楼、公寓和商业综合体处在施工阶段。 深度参与配套建设 厦深铁路从惠州惠阳区穿过,并设置了惠州南站。在其周边,以TOD模式导向规划建设的南站新城正在规划建设,而碧桂园也深入参与了这一进程。 2017年,惠阳区南站新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出炉,总规划面积约11.86平方公里,用地集中在惠州南站以北。根据惠阳与碧桂园签署的协议,南站新城以PPP模式建设,碧桂园在片区进行住宅开发的同时,也会深度参与到城市配套的建设与运营中来。 根据规划,南站新城的定位是打造深惠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临深生态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环大亚湾新区服务中心,并重点发展软件和电子信息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机会,打造成未来城市的榜样。 经过几年的开发,南站新城北部片区已经建起了不少全新的居住社区,道路网正在成形。在区域建设发展提速提质的同时,公共设施、教育配套等逐步兑现,位于南站新城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小学,便是由碧桂园负责建设并移交的公办教育配套,并已建成开学。 整个南站新城未来将容纳约26万人的居住规模,考虑到人车分流与城区环境,南站新城还打造了一套主线城环、支线成网的高线公园系统,把城市绿地抬升了起来,人在高线公园步行,车在地面形式,构成了立体的生态。 南站新城与TOD结缘,背后正是都市圈深度融合的体现。 惠阳区与深圳东部接壤,是名副其实的“临深片区”。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在一篇报告中指出,惠州同深圳的通勤来往总人数约为8.4万,家住惠州在深圳上班的人群,居住地集中在惠阳大亚湾片区,工作地主要集中在深圳北部边缘。 厦深高铁在惠阳设置了惠州南站,承担了部分往来通勤的客群。另外,规划通至惠州的深圳地铁14号线一直被大众热议,而《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公众咨询稿)》也明确提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延伸”。 南站新城拥有的不只是惠州南站,它给规划中的深圳地铁14号线东延段、惠州地铁等都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这让南站新城的作用不只是服务深惠通勤,更是以TOD模式为导向,帮助惠阳形成稳固的人口基础和工作环境,从而持续促进临深片区的融合发展。 多种形式的轨道交通,将共同构建起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这对惠阳这类临深片区而言,也是进一步融入深圳都市圈的重大机遇。 与邻近TOD产生联动效应 不是TOD,就跟轨道无缘了么?非也。 由于TOD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往往带有连片建设的特征,因此这类开发的一项功能,便是与周边片区形成联动,共同发展。 在广州的番禺区拥有番禺广场TOD、番禺客运站TOD、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TOD等多处规划建设片区。而在这些片区的附近,亚运城的存在不可忽视。 亚运城地处番禺莲花湾片区南部,由多家房企联合开发,碧桂园主抓营销工作,到目前为止开发建设已持续十几年。亚运城本身并非以TOD为导向,而是以连片住宅为主,兼顾商业、教育、文体的大型居住社区。不过亚运城的发展,与轨道交通同样密不可分。 在这里,广州地铁4号线设置了海傍站,轨道交通让亚运城接纳了大量在琶洲、珠江新城等地工作的人口。 从亚运城出发,沿着亚运大道能够直通番禺广场,同时也成功将番禺广场TOD、番禺客运站TOD、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TOD连接起来,未来地铁3号线也将从番禺广场沿着亚运大道一路向东通至海傍站,进一步增强亚运城与几大TOD产城的结合。同时,亚运城也临近南方文化中心、石碁红木小镇等创新园区,也是广深科创走廊的关键节点。 一系列规划正待实施,而亚运城已经做好了吸纳新增产业居住人口的准备,这不仅体现在巨大的住宅供应体量,也体现在亚运城购物广场和碧乐时光等商业设施,广铁一中带来的教育资源。产业环绕,便捷交通、全龄教育、繁华商业、优质医疗、生活配套、环境舒适,亚运城正在进一步盘活城市空间。 文/图:葛政涵 柴亚娟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31/content_7980469.htm
celera_documents-Jeremy
null
null
null
null
1
0
3
6
2021-12-31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书
福府征决[2021]1号 因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北(南华村)棚改项目建设需要,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以及《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市政府令第292号)的相关规定,现决定依法征收河套北(南华村)棚改项目范围内的房屋(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具体决定征收事项如下: 一、项目名称: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北(南华村)棚改项目 二、项目范围:《福田区南园街道南华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专项规划》确定的拆除范围内的房屋,详见附件。 三、房屋征收部门:深圳市福田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 四、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土地整备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办事处。 五、征收补偿协议签约期限: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2月26日(自决定公告之日起60天)。 六、征收补偿方案:房屋征收部门与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应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以及《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市政府令第292号)的规定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做好房屋征收工作。征收补偿方案详见附件《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北(南华村)棚改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该方案同步在征收项目范围、福田政府在线(网址:http://www.szft.gov.cn)公布。 七、征收行为限制:征收实施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实施房屋转让和《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市政府令第292号)第十一条第一款所列行为。 八、接待地点和联系方式: 深圳市福田区土地整备中心,联系人:林工,电话:0755-83221695,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新沙路2号国防大厦。 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办事处,联系人:孙工,电话:0755-23601621,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松岭路56号。 九、监督举报方式:对违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以及《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试行)》(市政府令第292号)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市、区人民政府、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房屋征收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十、被征收人救济方式:被征收人对本《房屋征收决定书》不服的,可在本《房屋征收决定书》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向深圳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六个月内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附件: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北(南华村)棚改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具体在征收项目范围、福田政府在线网站查阅)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8日
official
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2112/31/content_1148017.html
celera_documents-Jeremy
null
null
null
null
1
2
4
8
2021-12-28
华能建成全球首座百兆瓦级分散控制储能电站
12月29日5点36分,由华能清能院自主研发的100兆瓦/2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在华能黄台电厂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全球首座百兆瓦级分散控制储能电站正式投运。 华能清能院研发的1500V级分散控制电池储能技术,通过模块化的储能变流器对每个电池簇进行独立的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簇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的并联失配、环流内耗等痛点问题,实现了“精准控制”,可大幅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实际可用率。根据测算,储能电站投运后,整站电池容量使用率可达92%左右,高于目前业内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此外,通过电池簇的分散控制,可实现电池荷电状态(SOC)的自动校准,显著降低运维工作量,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设计年限25年,新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37套、220千伏升压站1座,储能电站实际规模120兆瓦/212兆瓦时,一次性可充电量21.2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000户家庭一个月用电,年增加消纳新能源电量1亿千瓦时,相当于压减煤炭消费约3万吨。项目于今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实际日历建设工期90天,在山东省2021年首批调峰类储能示范项目中建设周期最短、造价最低。 在安全保障上,该项目应用全氟己酮灭火方案,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排放装置等设施,实现电站与消防水泵、轴流风机、电池仓内气体灭火系统智能联动,全面保障电站安全运行。 文字:汤谧琼 曹传钊 责编:刘昕
soe
https://www.chng.com.cn/detail_jtyw/-/article/ccgb60va5Gwc/v/988551.html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5
9
2021-12-28
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正在进行紧张调试
“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正在进行紧张调试。”12月27日,市党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透露了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段的最新动向,并介绍了新一轮地铁规划的思路。     丁建隆表示,地铁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百姓的出行问题,它还可以服务、带动牵引整个城市的战略规划。“现在,广州作为大湾区的一个主要的核心城市,对大湾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在做新一轮的地铁规划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跳开广州市来谋划广州地铁,我们要把自己摆在整个大湾区里面,来谋划广州的城市规划。”     针对广州市内新一轮地铁线路的规划,丁建隆透露,虽然目前还没有最后明确,但侧重点很清楚,“重点围绕交通枢纽,比如‘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还有和城际铁路的互联互通,这方面的地铁会优先考虑”。     近期,广州地铁明确将接管珠三角城际铁路。“在接管珠三角城际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作为核心城市,要融合、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首先要有基础设施,骨干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尤其迫切。”     因此,丁建隆表示,广州地铁在接管珠三角城际铁路过程中,已经考虑城际铁路与城市的地铁、公交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也能让百姓出门越来越便利,“真正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他介绍,经过超二十年的发展,广州的轨道交通产业年产值已经达1600亿。“现在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在地铁中所有需要用的设备都是广州生产的。可以说我们形成了从规划、设计、建设、产品制造全链条,包括我们的咨询和培训服务。”丁建隆表示,接下来广州地铁将在智能化、智慧化、高尖端的产品制造上发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黄舒旻 谭超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8/content_7979825.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6
11
2021-12-23
广东省2021年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作者 : 刘宝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 :699 本报讯  记者刘宝报道  近日,广东省举行2021年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粤东城际铁路项目开工活动,加大力度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广东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了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工作建议。据介绍,今年第四季度,广东省共开工项目1023个、总投资约12640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约6600亿元。全年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578个、总投资4.5万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开工的粤东城际铁路建设,有利于推动粤东地区一体化发展、实现汕潮揭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1小时交通圈”。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主持召开了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会议。他表示,当前,广东省各地、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清醒看到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大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马兴瑞指出,要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强化用地用林用海等资源要素保障,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做好能耗供给工作,保障重点项目合理的原材料需求,加快解决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的瓶颈制约。 同时,要加快重大交通设施、水资源配置工程、能源项目、产业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此外,要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大力提升项目谋划、审批服务、要素保障水平,提高工作的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充分发挥拉动即期投资、带动长远发展的综合效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official
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21/12/23/05/05_56.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7
16
2021-12-22
田间作物上太空 农业装上“科技芯”
在航天育种温室大棚内,各类经过航天育种技术选育的花卉果蔬长势喜人。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提前20天发芽的梅州金柚、1个多月长150多斤的特大南瓜、产量可提高三成的茄子、30天不凋谢的试管微型月季…… 当先进的航天技术与传统的农业农耕相结合,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梅州农业产业如同有了“科技芯片”加持,为推进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内的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航天搭载的种子在这里结出了累累果实。 航天育种技术如何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近日,记者走进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探寻梅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奥秘,感受科技的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太空诱变育种 金柚新品种提早20天发芽 1个多月长150多斤的特大南瓜、一棵小苗就能结出成熟的辣椒、一株茄子苗上挂满了十多条茄子……走进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内的航天育种试验田,可以看到茄子、辣椒、南瓜、香蕉、矮牵牛等各类果蔬和花卉长势喜人,生机盎然。 这一片神奇的“太空植物园”,正是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 去年7月,该中心完成了梅州农业种子的第一次太空之旅。通过太空诱变育种试验,来自梅州的金柚种子在太空遨游近三天后顺利“回家”。 如今一年多过去,从太空回来的梅州金柚种子已经成功育苗,它到底发生了哪些奇妙变化呢? “同一时间、同一环境、同种方式种植出来的三株柚子苗,航天搭载柚苗比普通柚苗早发芽20天,而且长势更好。”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副主任曹鲁斌指着眼前的柚苗说,通过实验种植,和同期的对比,理论上航天搭载柚苗生长周期早于对照品种,有望选育出提早挂果、早上市的梅州柚。 随着梅州柚种植面积的扩大,近年来柚果品质优劣差异大,市场经济效益高低不一,种植品种杂乱,部分农户乱引乱购种性不纯的种苗,造成产量不稳定、品质优劣差异大等良莠不齐的现象,阻碍了栽培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发展。 如何解决?以新品种为突破口,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通过选取梅州本土优良柚子种质资源,搭载飞船进行空间诱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试验材料进行快速扩繁,利用分子标记和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评价和分析,微嫁接获取生根苗,地面种植和观察,筛选和鉴定性状优良的梅州柚新品种。 令人兴奋的是,目前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选育出的金柚新品种提早20天左右发芽,这将大大缩短柚子的生长周期,提高梅州金柚的产量和质量。对于梅州的柚农来说,新品种的优势意味着将能够卖出更好的价钱。 多种手段培育 成熟期、产量等优于原有品种 离开航天育种试验田,记者来到了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的植物组培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品类繁多的植物组培瓶,月季花、蝴蝶兰、香蕉等品种琳琅满目。 “这是我们选育的微型月季花,与普通月季花不同的是,这种微型月季花具有抗病性好、花期长、花瓣叠数多等特点,在试管内可连续绽放30天不凋谢。”曹鲁斌拿起一个试管说,此时娇艳欲滴的微型月季花正绽放着。 据介绍,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通过把微型月季的枝条带到太空环境下,经过微重力、粒子辐射、电磁环境等特殊环境的综合诱变下,产生遗传性变异,在地面通过其他育种手段进行辅配,最终选育出该品种。微型月季花同样是航天育种的新成果,是具有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植物微景观产品,如今园区种植的微型月季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 曹鲁斌告诉记者,航天育种最早进入群众视野的就是特大南瓜,在特定的技术管理方法下,目前梅州自主选育的特大南瓜能够达到400多斤。 航天育种远不止是变大这么简单。“通过航天育种技术选育的品种在成熟期、产量、营养价值、抗病性上要优于原有品种。”曹鲁斌说,如种植的航椒1号品种,它的维生素C含量为234mg/100g,较常规辣椒品种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83%;又如航茄8号品种,产量较普通的茄子品种可以提高30%以上,其抗病性也远高于本地品种。 当然,新品种要拿到“准生证”,以合法的身份在梅州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经过研发中心专家的大考。 “目前引种航天品种都要经过试验,不仅看试种表现是否优于本地对照品种,还要看适不适合梅州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航天育种试验田负责人杨国权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梅州本地农业产业,目前研发中心种植的技术手段完全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进行,以便于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同时也会对一些需要注意的农业技术进行辅导,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支撑。 露天试验成功 选育出5个宜种新品种 航天育种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育种技术,是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出许多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好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在促进梅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任重道远。 作为梅州广梅绿色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与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航天育种创新研究机构,目前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已申报了2021年梅州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振兴计划项目,目的是依托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探寻产业化发展新方向,以科研+产业+文化的结合方式,助力梅州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具体包括完成梅州柚遗传多样性分析、航天育种及新品种选育、产业试种,以及进行航天科技文化科普宣传工作等。 在梅州柚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该项目已完成对梅州地区柚资源的初步调查,选取优质柚子品种,并提取柚子种质叶片DNA,对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进行初步建立和优化。“此项研究有利于梅州柚品种在全国众多柚子产区中脱颖而出,打造独一无二的地理名片。”曹鲁斌说。 此外,在航天育种及新品种选育、产业试种方面,目前该研发中心引进航天育种种植成果20余项,为配合当地种植习惯,开展了自然环境下的露天试验种植,已经选育出航茄8号、航椒5号、太空矮牵牛、太空香蕉、太空微型月季等5个适合梅州种植的新品种。同时,该研发中心还与梅州市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种植航天育种种苗1万株,完成产业试种,努力把梅州打造成大湾区航天种业中心。 “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已与大埔县农科所达成梅州柚航天柚的实验种植基地建立合作意向,将联合开展航天柚的试种工作,培育出口感更好、产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的新品种。另外,争取实验成功的茄子、辣椒在梅州开始进行产业推广,争取明年开展油茶、茶叶的空间生物实验,为当地农业产业和农民造福。”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综合部部长朱岁红说。 ■知多D 为什么要把种子 送上太空? 太空中环境与地球上有着诸多不同,除了具有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外,还有很强的太空辐射,尤其是γ射线、高能质子和宇宙射线,这些辐射是种子发生变异的主要因素。 送种子上太空的航天育种思路源于电离辐射育种,其技术原理是利用γ射线、X射线或其他辐射源诱发植物种子的生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通过人工选择性培育,按照人类的需求筛选出优良品种。 航天育种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育种技术,是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出许多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好地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2/content_7978713.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8
17
2021-12-22
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汕尾探索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干?或许能从汕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探索中找到一些答案。     自去年以来,汕尾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沿线乡村面貌和乡风民风发生聚变,呈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汕尾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工作是全域推进的。”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指导处处长程新清说,从全省来看,有些地方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是零星的,而有些地方只聚焦于打造风貌带,无法凸显出“五大振兴”(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全要素。汕尾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时着重强调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让每一条示范带都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缩影,从而搭建起乡村全面振兴的“四梁八柱”。     “以前路坑坑洼洼,出行不是很方便。现在新铺了沥青,平整开阔了不少,特别是这红黄蓝三色的线条,设计得很时尚。”家住潭西镇的黄女士对“谷乡慢城”乡村振兴示范带铺设的彩虹路赞不绝口。     沿着红草镇晨洲村水清天蓝的海岸线走,看到的是用蚝壳装点的文化公园、整齐美观的农家小楼……作为“蠔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其中一个节点,如今的晨洲村处处迸发着激情与活力。     “谷乡慢城”和“蠔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带是目前汕尾在建或基本建成的2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两条。     “结合不同片区的特色来做乡村振兴示范带,是汕尾的一个亮点。”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邱衍庆说。     扮靓“面子”     从“盆景”到“风景”     跨越汕尾的山川湖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乡村风貌:改造升级后的村路织成乡村的脉络,干净整洁的村落串联成片,菜地果园伴着民宿,村民和游客在其中欢声笑语,俨然一幅诗意的画卷。     这幅美丽乡村的画卷,体现着汕尾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路。     “原本的示范村只能叫盆景,远远还没形成风景。”去年一上任,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敏锐地注意到,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仅仅抓住几个点是不够的,还需把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到汕尾全域。     围绕“五大振兴”目标,汕尾提出美丽乡村、美丽产业、美丽农居、美丽通道、美丽田园、美丽动力、美丽民生、美丽党建“八个美丽”标准,努力做好规划、建设、经营、治理“四篇文章”,这也是汕尾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理念。     “规划”是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切入点。     在“全市一盘棋”的理念下,汕尾整合了各镇村现有各项资源和条件,在空间上分北部绿色山区带、中部平原精品农业带、南部滨海蓝色带,总长达到672.4公里,覆盖行政村284个,沿线村庄、旅游配套设施、道路、田园整治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已逐步完善,使直接受益人口达到200万人以上,基本实现汕尾全域美丽。     “海滩成了网红景点,我们也因此而受益。”东海镇上海村的小卖部店主郭明珠忙得不亦乐乎。据粗略估算,国庆期间,上海村共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是“谷乡慢城”示范带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做实“里子”     制定“红十条”“白十条”     乡村振兴示范带,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如果说美丽乡村是一个乡村振兴的“面子”,那么新风俗、新文明就是幸福乡村的“里子”。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汕尾“铸魂”的重要手段。汕尾从“禁、控、疏、导”四方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全市各地实现“规矩自己定、事情自己办、监管自己管”,让节俭新风尚成为村民自发自愿的主动行为。如海丰县制定的“红十条”“白十条”就引发了民众们的强烈共鸣。     目前,汕尾移风易俗试点基本实现全域全覆盖。各地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份子钱”降了,庙会、宗祠活动的丁口钱也不强摊了,“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逐步成为新风尚。“现在没有白事巡街,我们的镇容乡风都改善了很多,交通也变得顺畅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让陆丰甲子镇的郭老伯深有感触。     另一方面,还要找到优秀文化的传承阵地,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为了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21年7月,汕尾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登记捐款超过3000万元。这笔基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支撑,开启的107个惠民项目真正解决了村民的“急难愁盼”。     “文化,对一个地方的引领和发展是根本性长远性的。”张晓强坚定地说。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全省来看,近年来,广东深入开展文明培育,推动开展弘扬时代新风、文明素养提升、诚信建设提升等十大行动,并细化为30项重点任务,为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提供支撑。     政府引领,党员带头示范,村民们也主动参与到乡村文明的建设之中。目前,全省100%的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工作,71个村镇上榜“全国文明村镇”,78个村镇名列“省文明村镇”。从小切口焕新乡风民风、点亮文化生活,为实现乡村振兴美好蓝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文化引擎。     打造特色     突出示范带的主题风格     “一村一特色”“一带一主题”成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原则。为了防止千篇一律,汕尾聚焦“红色基因、绿色生态、蓝色海岸”三色资源,因地制宜布局乡村振兴示范带。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陆丰市乡村振兴美丽景观示范带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陆丰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让滨海走廊、龙潭湖谷、山水画廊、谷乡慢城、浪漫荷香、薪火蓝湾6条示范带“各美其美”,陆丰注重将沿线村庄的历史、人文、生态、产业、旅游等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以特色主题提升辨识度,形成特有的IP,进行基础设施、景观营造、公共配套和业态植入的方案设计和导向建设,突出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的主题风格。     “体验蛮好的,这里不仅景色美,旅游硬件设施和服务意识也好,不是传统印象里的那种低质量乡村游。”来自广州的游客王先生说。     海丰县“大湾区生态康养体验示范带”的莲花村,依托优越的生态条件,充分发挥莲花山森林公园核心景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把茶叶种植作为撬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莲花村茶叶种植面积超3000亩,年产值约1亿元,带动360余户茶农户增收致富。     事实上,“特色牌”并非是汕尾的专属,而是广东省打造美丽乡村的一计妙招。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各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为广东打造出各具比较优势与风格的县城、村庄提供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省自然村累计创建成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分别达到1316、12214个,570多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42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州从化和增城、珠海斗门、汕尾陆河等16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已经形成全域生态化、景观化,初步建成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一百里”等120多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搞活运营     要让景观跟着业态走     在做好全域美丽、乡风文明的同时,汕尾以“5+2”农村综合改革(“5”指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改革;“2”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打好了基础。其中,“股票田”“股票村”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2月,陆丰磨海村将农户承包地通过“委托流转经营”的模式实现土地集约化,84名农户签订了“土地折股暨委托经营协议书”,将71.75亩农户承包地折为797.2股。农户不再把荒地紧紧地攥在手里,通过“股票田”实现了就业分红的“双赢”。“以前这片地灌溉条件差、缺水,撂荒了很久,现在引进了大项目当然要好好整治一番。”村民陈大伯看着正在开槽夯土的挖掘机,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不是要为城市中产阶级和文青小资提供休闲去处,而是要为难以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农民提供农业收入就业,提供基本保障和最后退路。”专家指出,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十分重要。     在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中,汕尾持续推进市场化运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目前,22条示范带已引入社会资本约7亿元,引入第三方经营机构45家,开办民宿42家、农家乐141家。此外,2021年先后举办的4场民宿招商大会,签约66个项目,引入社会投资超千亿元。     “景观跟着业态走,业态跟着市场走,市场跟着共富走。美丽乡村就能蝶变成美丽经济,为乡村共同富裕打下物质基础。”广东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乡村振兴局专职副局长梁健认为,要切实围绕乡村产业项目创建过程的顶层设计、过程管控、盈利模式、策划规划、拿地用地、产业导入、资本对接、落地运营等关键问题,创新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政府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农村的主人不是政府、不是社会资本,而是农民。一定要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一定要坚持农村为农民而建。”程新清说。     “乡村振兴示范带要同国家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相结合。”邱衍庆建议,乡村振兴的前景在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的未来是城乡各有所长,甚至是“以城带乡”,达到“城乡等值”。因此,乡村振兴示范带要在构建城乡共同愿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汕尾经验的内在逻辑可以在全省推进,但具体工作安排还要回归不同地方的基础上,回到全省的统筹部署中。”邱衍庆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南小渭     郭杨阳 陈欣欣 彭骏     实习生 李晓艺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2/content_7978840.htm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9
18
2021-12-28
再探新路,筑梦世界一流湾区
绘图:张雅 逐浪大湾区,奋进新时代。 湾区,一个临海向洋的地理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网络和供应链的蔓延,成为一种广受瞩目的经济现象。在全球化的时代,开放意味着财富。世界经济版图上,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城市中,港口城市占了90%。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地区。全球公认有四大湾区,它们是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策源地,全球化网络的重要枢纽。其中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都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群,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代表中国跻身其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4年多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逐浪前行。 ●南方日报记者  何山 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在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最年轻的湾区,也是成长性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湾区。与传统三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5.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8617万人口,在四大湾区中规模最大。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及生育低迷的大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2010年——2020年间增加了2189万,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为丰厚的人口红利。 从发展阶段来看,湾区经济一般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的元素和机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并存,与其他湾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纽约湾区是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区,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综合性的产业结构。 在金融领域,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固,深圳依托深交所加速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广州在产权和大宗商品交易上具有优势地位,澳门具有独特的葡语国家融资能力,可以实现分工协作、功能互补。 在科技领域,2021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二,影响力持续攀升。 在产业方面,珠三角是世界级的制造业集聚区,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补互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2021年工信部评出了25项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广东省入选的6个集群都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种复合型的产业机构,有利于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澎湃的动能。 2026年GDP有望登顶四大湾区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为1.37万亿美元,作为一个经济体超过了俄罗斯,排在世界第14位;2020年,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达到了1.67万亿美元,相当于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作为独立的经济体超过了加拿大和韩国,排在世界第9位。 当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时,其他三大湾区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大湾区城市群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稳步恢复。 2019年,大湾区的GDP增速达到了4.4%,在四大湾区中增速最快。以目前的增速计算,2026年,大湾区的GDP将超越东京湾区名列第一。 除了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外,城市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大湾区的11个城市中,有3个GDP两万亿级城市,2个万亿级城市。2020年,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之一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中,中国有6个城市被评为Alpha级别(世界一线城市),其中有3个在大湾区。香港排名世界第3,广州排名世界第33,深圳排名世界第45。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初步成形。 国际科创中心显示度不断提高 湾区经济先天具有创新的属性,传统的三大湾区都是抓住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而崛起的,至今都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创新中心。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作为后起之秀的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开放高地的优势,引导各种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快速崛起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东京—横滨地区、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北京、首尔、美国圣何塞—旧金山地区分列前五。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成为和硅谷101公路、波士顿128公路齐名的世界级创新带。 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两侧,积聚着世界500强、独角兽、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研究所、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要素资源,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大湾区上榜的500强企业达到25家,首次超过纽约湾区,在四大湾区中名列第二。其中香港9家,深圳8家,广州5家,佛山2家,珠海1家。 强大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越的创业环境,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土壤。胡润研究院2020年全球独角兽榜单上,大湾区城市群共有48家独角兽企业入选,数量在四大湾区中仅次于旧金山湾区,排名第二。 从2015年开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远超其他三个湾区之和,而且仅2020年1—8月,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高校的发明授权在总专利授权中的占比超过了40%。 广州、深圳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东莞的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许多国家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型研究平台纷纷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补齐原创科研能力不足的短板,实现从“科技产业中心”向“科学发现中心”的升级,朝着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奋进。 引领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是湾区与生俱来的基因,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突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更是一个中心枢纽,临近全球第一黄金航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的重要枢纽,向西、向东、向南都可到达世界重要的经济区。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在疫情暴发之前,2018年大湾区城市群机场的总客运量达到了2.15亿人次,港口群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了7441.9万TEU,相当于每分钟有一架飞机在珠江口起降,每3分钟驶出一艘万吨巨轮。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机场客运量都大幅下降,大湾区城市群机场的总客运量仍突破1亿人次,接近其他三大湾区客运量的总和。集装箱吞吐量不降反增,证明了大湾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国两制”,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深中通道工程的推进,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完善,让港澳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口岸通关效率也大幅提升。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让粤港澳三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高效。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组,RCEP的签订,目前全球经济重心正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粤港澳大湾区正利用自身的优势,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引领广东乃至全国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大蓝图有大机遇,大湾区有大未来。未来的大湾区将继续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1.0版发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示范引领作用。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又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准确反映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正式对外发布《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通过35项指标研究高质量发展 《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权威数据为支撑,立足珠三角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阶段,构建的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为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组成课题组,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和深入的论证研讨,最终形成了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1.0版。 指标体系分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三大变革六大板块,通过6项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对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 在创新发展部分共有六项指标:指标体系通过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数量三项指标来衡量创新投入的水平,通过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增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三项指标来衡量创新产出的水平。 在协调发展部分共有五项指标:通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指标来衡量城乡协调的水平;通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来衡量社会协调的水平。 在绿色发展部分共有五项指标:通过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来衡量节能降耗的水平,通过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PM2.5排放平均浓度、森林覆盖率来衡量绿色环保的水平。 在开放发展方面共有五项指标:通过外贸进出口额与GDP比值来衡量外贸规模的水平,通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比值指标来衡量外贸结构的变化,通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额、人均利用外资金额指标来衡量利用外资的水平,通过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来衡量营商环境的水平。 在共享发展方面共有七项指标:通过基础设施通达率来衡量基础设施的水平,通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指标衡量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来衡量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通过每千人病床数量、每万人在校学生数量、每万人文体设施面积来衡量公共服务水平。 在三大变革方面共有七项指标,通过人均GDP、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比值、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PD比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单位建设用地税收收入指标来衡量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水平。 10万字高质量发展报告推出 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推出《2021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报告》。根据大湾区城市的发展水平,报告选择了24个样本城市,从六个维度,分三个层级进行对标研究。 样本城市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为主,其中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6个2万亿级城市;宁波、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6个非省会、非直辖市的万亿城市;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台州、金华、湖州、镇江、淮安、连云港、宿迁12个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内GDP在3000亿级到5000亿级之间的地级市。 以指标体系35项指标为核心,兼顾其他指标,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的研究团队研究了24个样本城市在40多项指标上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0万字的《2021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紧扣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客观准确评价珠三角城市群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的水平和成效,总结成绩亮点,分析短板软肋,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为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未来,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还将长期追踪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并形成常态化成果发布机制。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8/content_7979886.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3
10
20
2021-12-28
全面拥抱深港中山要形成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
袁持平     中山最近多次强调要全面拥抱深港,并在交通、制度、产业等方面提出了多个协同。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山开展区域合作,应从基础设施、人才引进、产业体系等维度发力,形成产业和人才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深港优质产业和高端发展要素。     发展科技金融助推创新成果孵化成长     中山要全面拥抱深港,人才是重要方面。留住人才,一方面要以感情留人,另一方面要以事业留人,当地政府要把人才和企业服务做细做实。深圳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对于一些初创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当地政府主动为他们搭建平台,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渠道。政府主动服务,促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形成示范效应,释放出爱才爱企的信号,对于吸引企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从服务效率、服务的前瞻性等多方面思考,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以产业吸引人才。     此外,中山还应注重发展科技金融,为创新成果孵化成长提供动力。深圳为何会成为科创中心、创业之都?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业与高新科技紧密衔接,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深圳前海与香港的合作重点之一,就是进行金融创新,形成高新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撑,这系列尝试未来将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综观大湾区,深圳有股票市场、风投基金机构,广州、佛山正在打造金融市场,中山也需要这样的平台。中山可考虑通过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打造高水平的金融平台,做好衔接深圳的金融产业配套,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     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两个集聚”     产业方面,随着深中通道建设开通,深圳等东岸产业资源将加快往西岸走。翠亨新区在这方面可率先进行对接,在对接过程中也可学习和借鉴深圳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和体系,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此外,中山应抓住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机遇,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为科创中心的节点,作为产业更新换代升级的重要抓手。     具体来说,中山产业发展应注重“两个集聚”,夯实与深港对接的基础,找到更多对接口。     一是要实现产业的横向聚集。经过多年发展,中山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镇经济,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目前中山专业镇也在继续转型升级,跟上大湾区的发展需求。企业滞后通常有两方面,一个是产业需求变化没跟上,一个是技术发展没跟上,这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很致命的。     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中山要牢牢把握专业镇的优势,利用好产业集聚的优势。同时,中山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发力,如果能够以专业镇的模式建设数字经济镇,将会形成非常大的发展优势,这也可与深圳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产业链互动配合,实现深度对接。     二是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也就是产业的纵向聚集。生物医药是中山目前的优势产业之一。要加快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引进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形成产业链的研发环节链条。同时,可建设一批孵化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打通研发、孵化、制造、销售等环节,通过强链、补链,形成产业链的闭环。     此外,除了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中山还可积极布点建设其他类型的产业链,形成其他优势产业的聚集。产业集聚本身就是一种优势,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可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实现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     作者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整理: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苏芷妍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8/content_7979727.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1
11
22
2021-12-23
中交集团两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新管理序列
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中交集团所属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新管理序列。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中交集团践行国家战略,发挥特色优势,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中交集团高度重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和科技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工作,对公司长大桥中心、疏浚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进行专项部署,专班推动改革工作。中交集团作为长大桥中心、疏浚中心主管部门,始终坚持以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聚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助推产业创新效率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减量提质”的严峻形势下,力争两家中心纳入科技创新基地新序列。   长大桥中心聚焦公路长大桥梁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在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长大桥中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际桥梁大奖4项,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疏浚中心聚焦疏浚技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在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疏浚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牵头编制了我国在疏浚领域所有的国际标准,攻克了疏浚领域系列“卡脖子”难题。   面向“十四五”,中交集团将围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运营要求,持续加大对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支持与保障,进一步发挥两个中心对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实现公司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陶涛)   
soe
https://www.ccccltd.cn/news/gsyw/202112/t20211224_145355.html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3
12
23
2021-12-22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治水方案的珠海实践
前山河是珠海经济特区成长的见证,前山河两岸景象随着城市发展变迁,由芦苇荡和农田发展成繁华商圈,而随着城市发展,污染加重,河水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前山河治理工作,前山河治理驶入快车道。     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母亲河”的环境治理,关乎珠海的“面子”和“里子”。为彻底整治前山河流域水环境,2019年底,珠海市、香洲区引进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推进珠海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     今年1—9月,前山河石角咀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2020年底全部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审核。在为珠海发展奠定坚实生态基础的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同等规模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珠海模式。     撰文:王韶江     扛重任     EPC模式“登陆”珠海     前山河流域属于珠江三角洲河网水系,发源于中山市五桂山东南麓,流经中山、珠海两地,经石角咀水闸注入湾仔水道出海,与澳门相望。     作为珠海市主城区内唯一的淡水河,历史上的前山河,一度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哺育着珠海人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雨污基础设施建设未同步跟进,城市市政管网覆盖不足、现状管网缺陷较多、居住小区管网雨污混流严重,大量生活污水混入前山河,农业、工业污染也尚未得到彻底治理,前山河流域(珠海段)水质持续恶化,原本清澈的河流变为V类水,部分支流成为黑臭水体。     201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2019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制订《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攻坚总体实施方案》,将前山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分为三年实施。力争三年内基本实现“正本清源,雨污分流”,远期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在具体实施方面,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采用EPC模式治理前山河。此前,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已采用此种模式成功治理多个河流环境治理项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     全长41.6公里的茅洲河是深莞两市界河,在最高峰的时候,茅洲河流域一共有4万多家工业企业。治理前的茅洲河,被称作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河水持续发黑发臭,如同墨汁一般。 经过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持续攻坚,茅洲河水质不断改善,最终实现从“黑水横流”到“鸥鹭齐飞”的生态蝶变。     “作为国内首个超100亿元的大型水环境治理项目,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行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湾区区域总部总经理、前山河项目总承包部总经理张晶介绍,正是凭借这些“功勋章”,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脱颖而出,肩负起了前山河综合整治的重任。     挖根源     对3700余处排水口进行溯源     前山河流域环境问题由来已久,恢复前山河“长制久清”,任重而道远。其关键在于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于2019年12月19日签约,项目总承包部同步组建,2020年1月2日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正式开工。开工后,总承包部对流域范围的河渠、管网及排口进行全面排查、溯源,修复、完善污水主干管管网系统;对流域范围内的居民小区、城中村、企事业单位等的雨污水系统进行排查,实现相应排水单元的雨污分流;提高片区污水收集率,大幅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     然而,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的总面积约114.35平方公里,流域内河网众多,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共有44条河渠、544个小区、527个商业企业、166个机关事业单位,要对每条河渠、每个小区逐家逐户进行梳理,并非易事。     张晶介绍,“与茅洲河的工业污染为主因导致水质变差相比,前山河水污染治理的核心在于市政生活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的全面整改。前山河流域多为老旧城区、城中旧村、城郊地区,片区管网存在老化、错接漏接的情况,必须要先摸清地下管网的底数,找到这些管网的缺失段、破损点、混接处。”     2020年初,为尽快摸清前山河流域范围114.35平方公里内主管、支管、沿河渠排口及各个排水单元的管网情况,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先后组织500余人的专业排查队伍,采用管网排查机器人、3D激光成像仪、CCTV、QV等各型先进设备用来摸清管网情况,完成对翠屏、北山、造贝、南屏东、银林排洪渠等5条黑臭水体及前山河主河道两岸共计3700余处排水口进行溯源,进而将河渠、主干管、支管及排水单元管网绘制成一张网络图,为最终完善雨污管网提供可靠条件。     在疫情影响、外部制约因素多及资源紧张情况下,总承包部先后掀起“1·20”“4·15”“10·30”“翠屏渠应急攻坚”等关键目标建设高潮。2020年10月30日,前山河项目提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在项目实施期间,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月均投入人员3500余人,高峰期投入人员达5000余人,投入设备1700余台/套,香洲区内300多个工作面同时开工,创造了单周23公里,单日3.75公里的珠海管网施工新纪录,累计完成约400多个小区及100个机关事业单位正本清源施工,正本清源小区管网铺设累计超过550公里,市政管网建设累计60公里。     祛病灶     擘画前山河绿色生态画卷     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EPC项目工程整体推进了全流域水体整治、雨污分流及管网建养、正本清源改造等“全覆盖”系列工程,为前山河带来了新生,以前散发的阵阵臭味,现在已几乎察觉不到,河水也更加清澈。     看着前山河水一天天变好,家住附近的康先生竖起大拇指,“现在前山河越来越热闹,每天晚饭后都要和家人一起来河边走走。”     数据显示,前山河石角咀国考断面2020年水质月平均值达到了地表Ⅳ类水标准,氨氮等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值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珠海也因此进入当年1—6月全国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前30位的城市。国考断面治理成果受到广东生态环境厅书面表扬。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前山河总承包部在优质履约的基础上,积极践行央企责任,投入突击抢险力量全力支持翠屏排洪渠应急工程建设;台风“海高斯”登陆珠海市后,立即启动项目应急抢险预案,出动人员设备,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灾后抢险工作;在2021年疫情反复期间,第一时间驰援香洲区拱北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誉,牢固树立了中国电建敢打硬战、能打胜仗的良好央企形象。     通过对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让“母亲河”碧波粼粼、鱼虾成群的风光重现在市民眼前。在此基础上,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业已进入设计阶段,计划年内开工。     前山河二期项目将以提升水质为核心,以控制面源污染、降低主干管水位、提高污水厂进场浓度等为重点,以实现整个前山河流域“长制久清”为愿景,实施包括收污控源工程、活水保质工程、智慧水务工程等三大类工程,将前山河打造为集生态廊道、行洪通道、休闲碧道、文化驿道、滨水经济带于一体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2/content_7978735.htm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13
24
2021-12-22
柳州螺蛳粉带来的幸福配方,很甜蜜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白石屯,冬日的竹林依旧青翠。 今年的竹笋已经采挖完毕,村民张爱华正在护理自家的竹林。“今年竹笋的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也比往年高一些。”张爱华说,在过去的几个月,收购竹笋的客商往往需要提前两天预订才能“抢”到货。 竹笋是广西著名小吃柳州螺蛳粉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今年柳州螺蛳粉热销的势头依然强劲。前10个月,柳州袋装螺蛳粉实现销售收入125.77亿元,同比增长44.12%;截至11月,柳州市今年通过快递渠道寄出的袋装螺蛳粉突破1亿件,同比增长42.8%,是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 由于柳州螺蛳粉的持续走红,参与到螺蛳粉原材料供应链的人不在少数。 柳州市因地制宜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让群众在螺蛳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 在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的集市上,许多村民将摘好的豆角拿到收购点售卖。经过验货、定价、上称,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的时候一天四五百斤,少的时候一两百斤,平均每天有两三百元收入。”平山镇平山社区村民吴翠兰说,村里不少贫困户靠种豆角脱了贫。 在柳州,依靠螺蛳粉致富的故事屡见不鲜。螺蛳粉“闻臭师”李永国每天在有400吨酸笋的发酵车间,通过闻味,判断酸笋发酵程度,年薪达50万元;柳州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保林带领村民种植豆角1000亩,年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界山屯的覃玉鲜把家里约3.5亩土地流转给基地养殖螺蛳,自己又在千亩螺蛳养殖示范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租金加上工资,每年收入3.6万元…… 去年,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鹿寨县拉沟乡关江村布局了7000亩竹笋基地,在村里建车间、收竹笋,所有酸笋全部实现专供。目前,该公司通过建立标准化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吸纳了1000余人就业,该产业链上的农户户均增收超3万元。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原料本土化既方便源头品控,又能使螺蛳粉产业惠及地方。”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霖说。 此外,由螺蛳粉衍生出的配套产业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的目光。“90后”柳州青年廖桐炜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了广西桐羿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螺蛳酱”为主打产品之一。 “淘金路上,卖水的也能赚钱。”廖桐炜认为,依托螺蛳粉产业链,相关多样化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延长了产业链的螺蛳粉,不断带动原材料和衍生产品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致富渠道,另一方面也反哺了螺蛳粉自身的发展,形成多赢局面。”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说。 如今,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万个,带动了5500多户贫困户约2.8万人实现脱贫致富,带动了包括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在内的数十万亩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和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产业链发展。
official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21-12/22/content_80160.htm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14
33
2021-12-22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1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听取2021年生态环境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以及机关纪检工作情况汇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锻造全党、凝聚人民的战略抉择,既是一场刀刃向内的伟大自我革命,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生态环境部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自我改革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认为,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也要清醒看到,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还有薄弱环节,监督工作尚存短板弱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还有一定差距。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自我革命,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政治清明促进生态文明。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牢记生态环境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切实落实党委(分党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重要领导责任。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机制,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领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会议要求,生态环境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传统意识形态阵地和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生态环境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上走在前、作表率。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库热西,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叶民在主会场参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邱启文以视频形式参会。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ministry
http://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112/t20211222_965012.shtml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1
3
15
35
2021-12-28
华润水泥多个在郴项目签约开工
12月24日,华润水泥与湖南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在良田水泥厂区举行苏仙区绿色建材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签约,及良田水泥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开工仪式。郴州市市委书记刘志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巨培,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华润水泥董事局主席李福利,华润水泥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并见证双方签约。 李福利总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项目签约和开工,标志着华润集团在郴州投资的新项目正式进入实质的建设阶段。华润水泥将坚持合作共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郴州共同努力把在郴项目建设成为一流的样板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投产达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苏仙区绿色建材产业园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是服务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接湖南省“三高四新”和郴州市“一极六区”发展需求,践行华润集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项目。上述两个园区将综合利用各类矿产资源和固废,生产高端精品骨料及高附加值产品,预计总投资人民币100亿元,计划用5-8年的时间分两期建成。 良田水泥建于1987年9月,华润水泥持有该公司51%股份。目前公司水泥年产能为200万吨,本次技改项目将利用现有两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产能置换,在原厂区范围内新建一条日产5000吨的全智能化干法水泥熟料回转窑生产线,配套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其他设施,计划于2023年5月建成投产。 相关新闻: 华润水泥拟收购湖南良田水泥51%股权,进入湖南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3.01亿!华润水泥拿下两处矿山采矿权 华润水泥与重庆市巫山县政府签订投资协议 特盈能源与华润水泥签订富氧燃烧合作协议 美银证券:维持华润水泥“买入”评级
soe
https://winfo.crc.com.cn/news/crc_dynamic/202112/t20211229_599353.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16
37
2021-12-22
回望2021·海南 全力奋进自贸港 惠民利民谱新篇
砥砺奋进曲,忧乐民生歌。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以来,海南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注重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难题、补短板,汇聚起全社会关注民政、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把一项项惠民利民新政贯彻到位,落实落细,让民政工作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让困有所助、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也为海南自贸港添上一片温馨、一抹亮色。 强党建,守牢初心担使命 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海南省民政厅党组坚持把学习好、贯彻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融入结合中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厅党组组织了11次专题学习,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作宣讲辅导。各党支部采取微党课、读书班、学习讨论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好“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线上资源及时跟进学、领悟新思想,确保“常学常新”,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南省民政厅采取有力措施深化学思践悟,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作风整顿建设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自今年5月1日起将全省(海口、三亚除外)农村低保标准从350元/月提高至425元/月,惠及13.8万农村低保对象,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进一步简化流程、提升办理效率;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758家行业协会商会累计为会员企业减免费用4800余万元;推动高龄长寿老人补贴智能“快办”服务,依托海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码上办事APP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亲属代办,办件量近20万件…… 坚持标本兼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采取实地查访、蹲点调研等方式,从群众角度体验政策落地效果,查找出9个工作作风问题、13个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建账销号、责任到人,已基本整改完成,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把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建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组织上好廉政党课、观看先进典型宣传片和廉政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主题展,开展家庭助廉活动,使修身律己、廉洁齐家成为全厅党员干部的共识,有力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打好风险防控主动仗,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推进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全省537家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构建民政重大风险防控机制,精准梳理民政领域28个重点风险事项清单,逐项明确预防处置措施预案,推进风险防控落地落实,夯实了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安全基础。 织密网,兜牢底线纾民困 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海南省民政厅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改革完善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分层分类、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一人不落向共同富裕迈进。 海南省民政厅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省财政厅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兜底保障脱贫成果。适度放宽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认定条件,形成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梯度救助格局。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建设,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贫困预警机制,将7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进行兜底。今年以来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2.15万余人次实施临时救助,支出临时救助金1400余万元。 深入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在海口、五指山等18个市、县(区)开展试点,推动出台《海南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建立基于居住证的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救助可及性、精准度。联合省大数据管理局设立网络办理端口,推行低保网上办理审核确认,缩短办理时限,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截至目前,已实现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一网通”办理。到11月,已为7.68万户、18.13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7.25亿元,为2.36万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2.46亿元。 在儿童关爱保障方面,健全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覆盖,建设儿童福利机构10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20个,配齐配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3254名,全省1.9万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保障和监护。落实好省政府“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从2021年1月1日起,全省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00元。今年以来,共发放全省孤儿基本生活补贴8239人次1211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4520人次1574万元。 同时,海南省民政厅推动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行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任意地申请、户籍地审核审定及发放的形式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省15万余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集中排查整治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隐患,具备食宿功能的救助管理机构全部建立第三方监督委员会。创新寻亲服务技术手段,建立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在琼落户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12人次,妥善照料服务长期滞留人员677人,寻亲成功返乡256人,落户安置63人。 拓渠道,共治共享暖民心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海南省民政厅积极引入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打造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 起草、修订海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工作方案及规程,会同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会议,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建立重点难点村台账,全省3196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开展5个村级议事协商试点,与市县政协建立“有事好协商、共建自贸港”的基层协商民主联动机制,健全完善“一核两委一会”乡村治理机制,提升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水平。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明确20条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为基层减负增效。根据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有效性,以实际服务人口规模来配置公共资源,大力推行大社区综合服务新模式,规范“123+N”大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全省建成运营28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专业的“一站式”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海南省民政厅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注重发挥其在基层治理服务和自贸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开展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百日攻坚行动”,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所管辖党组织由47个增长到93个。打击取缔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作用腾出空间。目前,全省已取缔、劝散14家非法社会组织,将230家“僵尸型”社会组织纳入清理整治范围。深入推动制度改革创新,修订《海南省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适当降低直接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指导省旅游协会、省医药行业协会和省室内装饰协会开展赋予行业组织更大自主权试点,探索发挥其“三个重要作用”的实施路径;印发《海南省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全省已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8619家,各社区社会组织围绕群众关切问题办实事420件,服务社区特殊群众11000余人次。联合省人社厅对全省87家先进社会组织、92名社会组织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1.3万余人,培育一批本土社工人才,全省1250人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9000余人。投入资金近1400万元,在海口、三亚、琼海、五指山、陵水等6个市县建成启用6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将专业社工引入社区,构建社工站“建、管、评”制度全闭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惠及群众10余万人。采取省、市、县联动的方式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15万人次参加线上答题活动,海南慈善系列微视频播放量超百万次,募集善款520万余元。 在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深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研究,指导三沙市做好设立市辖区的相关工作,巡查县级行政区域界线170条。积极探索“互联网+地名”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指导文昌新增二维码地名标志牌234块。挖掘弘扬优秀地名文化,举办“保护红色地名,讲好海南故事”暨海南省首批71个红色地名发布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增供给,普惠可及解民忧 让每一个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海南省民政厅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全省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5个、长者饭堂56家,按照“1+N”联合体的模式推动形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8个。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海南省赛区选拔赛,培训4279名养老护理员、650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海南省民政厅还与中国银行合作,成立海南智慧养老“时间银行”,打造养老公益互助平台;推动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首次举办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2021年以来,全省共有22.31万老年人领取高龄补助金2.44亿元;共有1696名百岁以上老人领取长寿补助金1187万元。 深化绿色殡葬改革。联合民政部一○一研究所,研究制定绿色殡葬殡、葬、祭标准,全面指导和规范全省殡仪服务、安葬、祭扫等活动,提高殡葬服务质量。推动制定《海南省殡葬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持续推进5个殡仪馆建设(重建)项目,38个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不断满足群众基本安葬需求。推动海口、三亚全域划为火葬区,全省火化遗体数量稳步提升。切实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全省97个殡葬服务机构接待祭扫群众66.05万人次,疏导车辆11.26万辆,网络祭扫平台服务祭扫群众34.94万人次,实现了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目标。 实施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推动婚姻登记机构规范化建设,开展婚俗改革试点,推进海口、三亚婚姻登记“全市通办”。2021年以来,全省办理结婚登记5.7万对,离婚登记1.23万对。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孕育新希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海南民政将勠力同心齐奋进、砥砺前行再扬帆,乘势而上、担当作为,共同推进海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22)
ministry
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112/20211200038748.shtml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1
2
17
39
2021-12-21
规划解读丨践行高质量发展 谱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篇章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软件定义”引领创新、促进转型、培育动能,不断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十四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立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五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行动方案。 高质量发展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发展的时代主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十四五”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处于新的时代坐标,具备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 立足国内,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入结构优化、快速迭代关键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顶层设计持续加强,逐步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产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规模效益快速增长,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融合应用日益深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全面显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体系、广阔市场空间、高效动员体制等方面彰显发展优势,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长板加速构建,具备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基础条件。 放眼国际,发达国家纷纷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重塑全球产业链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深刻影响国际产业分工和力量对比,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关注和博弈的焦点。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明显增加,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强化了经济全球化的逆流,加剧了各国围绕产业主导权的竞争和博弈,保障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任务艰巨。 应对全球软件产业格局重构带来的新挑战,面向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新需求,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不仅要继续担当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更要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系统谋划、真抓实干,继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和大国大市场优势,坚决打好关键软件攻坚战,推动软件产品、软件企业更多地在价值链中高端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逐步从技术、标准、市场的模仿者、跟踪者、后发者转变为赶超者、创制者、引领者,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加强战略部署,在生态建设和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竞争力的“高端突围”。 把准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规划》把握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呈现了“四大”亮点。 一是通过“补短板、锻长板、优服务”提升软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规划》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软件产业链的概念,对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进行了分类。针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支撑软件、设计仿真类工业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短板弱项加紧技术攻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增加关键软件产品供给;针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具有一定并跑、领跑能力的领域加紧前沿技术布局,强化产业应用,锻造长板优势。从全产业链维度,提出要优化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全方位增强软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是突出“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生态培育”的产业发展规律。《规划》深刻把握软件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好软件是用出来的”发展理念,强调重大应用、重大工程对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强调用户单位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要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深入推进基于整机的“软硬协同”,以应用为牵引、上下游产品适配优化的“产用协同”,脱胎于开源模式的“创新协同”,由骨干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协同”,以及基于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名园的“空间协同”,推动软件产品在应用中迭代升级,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三是紧跟开源发展、“软件定义”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开源以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为理念,集众智、采众长,促进多方协同和技术迭代演进,推动产业生态完善,已成为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软件定义”通过拓展产品的功能,变革产品价值创造模式,赋予企业新型能力,催生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也已成为生产方式升级、生产关系变革、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规划》针对开源生态构建、“软件定义”创新应用培育进行部署,将有力支撑我国软件产业在新的赛道上抢占发展先机。 四是强化软件价值导向。我国“重硬轻软”现象依然严重,软件价值失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国内软件业务收入占信息产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软件市场价格长期受抑制,对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制约,也影响到产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为此,《规划》在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中均提出要提升软件价值,通过建立软件价值评估体系、完善软件市场机制、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等,不断强化软件价值导向。 谱写“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发展新篇章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推动软件全产业链升级。针对我国关键基础软件领域存在的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供给短板明显等问题,突出关键软件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风向标作用,着力稳固上游、攻坚中游、做优下游,做好工程化攻关,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快锻造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长板领域,推动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 二是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产业保障能力。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推广,积极吸纳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建立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协同推进机制。加快制定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评估测试标准。完善软件价值保障机制。建立推广软件价值评估体系和软件成本度量标准,开展软件价值体系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工作。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完善软件和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强化软件评测和质量保障能力。深化供应链知识产权风险管控,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三是深化协同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充分发挥重点行业示范作用,形成国家支持、行业创新、相关领域积极配合的创新机制。以大型软件系统建设为牵引,指导软件行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贡献原创成果为导向,推进完善攻关项目的全流程评价。 四是推进融合发展,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以行业应用为牵引、核心业务场景为突破口,深化软件在制造业、建筑、能源、金融、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以地方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促进关键软件供需对接、深化应用、优化迭代,形成地方优势产业链,形成经济利益增长与核心技术突破的良性循环,为数字经济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是多方共建共享,全面打造生态竞争优势。坚持以开源作为软件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支持开源基金会、托管平台、开源社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开源项目培育。加快建设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公共服务国家平台,实现与地方平台的协同共建,建立覆盖全国的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园,强化产业特色定位、价值聚焦和内容差异,形成发展合力。
official
http://paper.cnii.com.cn//article/rmydb_16049_306720.html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2
18
53
2021-12-17
中国银行 助力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成功举办
12月15日,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办。受访单位供图 中国银行外语志愿者为中外友商的沟通搭建语言桥梁。受访单位供图 12月1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深圳市政府外事办共同承办的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在深圳五洲宾馆成功举办。中国银行作为海外招商推广和大会现场外语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合作银行,充分发挥全球服务优势,连续两届支持全球招商大会的举办。 此次大会以“新时代 新征程——投资深圳 共赢未来”为主题,面向全球投资者展现深圳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今年招商大会硕果累累,洽谈签约项目超260个,涉及投资总额超8200亿元。会上,有4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涵盖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绿色低碳、生物医药与健康、商贸流通、金融等众多领域。 为全力服务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深圳中行依托中国银行全球化、综合化的服务优势,在中国银行总行的倾力支持下,积极联动约翰内斯堡分行、巴西子行举办海外分会场活动,伦敦分行应邀参加了深圳驻欧洲经贸代表处主办的推介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向当地重要客户介绍深圳优良的投资环境,宣传深圳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的最新发展成果,展现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和一流营商环境,邀请海外企业和人才来深投资兴业,推动深圳全球招商宣传在海外的落地。 此外,在招商大会主会场,中国银行还发挥外语人才优势,提供30名英语、日语等外语志愿者,为中外友商的沟通搭建语言桥梁。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与深圳携手,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全力服务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断加大对深圳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消费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助力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携手为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撰文:马芳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17/content_7978019.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19
57
2021-12-20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
12月20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以及山西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今年山西省发展改革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晋平作了工作报告,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肇伟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稳定全省经济运行,扎实贯彻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夯实项目第一支撑,大力积蓄转型发展新动能,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双碳”牵引生态文明建设,尽心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强化机关政治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明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山西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山西省委安排部署上来。要深刻把握明年发展形势,正确认识明年发展目标,准确理解明年工作要求。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要发挥好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把狠抓贯彻落实摆在首要位置。一是着力稳定全省经济大局,坚决担负起稳定经济运行主体责任。二是要抓实抓细重大项目建设,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当好能源革命排头兵,在传统能源大省向新型综合能源大省转型中作出示范。四是要锚定“双碳”目标不动摇,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蓄势聚能。五是要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六是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助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七是要落实好重大区域战略,在合作互补中拓展转型发展空间。同时,要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切实做好民生保障。   会议要求,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要持续强化政治建设,持续强化担当作为,持续强化系统合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发改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既定部署,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下大力气抓落实、提实效,昂扬奋进、真抓实干,以发展改革各项事业的新气象新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委领导,驻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组副组长,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各处(室)、直属行政局、委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和综合科科长、投资科科长参加会议。
ministry
https://www.ndrc.gov.cn/xwdt/dt/dfdt/202112/t20211221_1308802.html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2
20
58
2021-12-17
佛山高明拟推进20万亩农用地集约利用
“全力打造实力新高明、品质新高明、幸福新高明和美丽新高明,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日前召开的佛山市高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高明区提出全面落实“12345”发展计划,其中提到要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统筹推进20万亩农用地集约连片开发。     近年来,高明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土地连片统筹开发和适度规模经营,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     预计今年底,高明区全部社(组)将完成土地股份制改革任务。截至目前,高明区集约土地面积约10万亩,占全区承包土地总面积的近60%,涉及农户约1.7万户。     农用地集约开发撰写乡村“致富经”     高明区更合镇版村村远离佛山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被列为广东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近年,该村开展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下称“股联社”),逐步迎来了新发展。     麦志航是这个“股联社”主要负责人,他带头去找项目、谈项目,集约起村民的土地,再统一经营管理。     去年,他带着几个年轻人与佛山市高明区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科学利用上级扶持资金,让食用菌项目在村里扎下了根。“种食用菌的土地原本是丢荒的,股联社从农民手里集约起了10亩地,今年春天种下了第一批长裙竹荪。”麦志航说,将农用地集约起来,给村民找到了致富“源泉”。     除了版村村,高明区还有多个村居利用农用地集约开发,尝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甜头。     高明区更合镇香山村与佛山市农科所合作建设生态高效水产圈养项目,该项目采取村集体提供场地和设备、农科所提供技术支撑、第三方公司参与市场运营合作的模式,充分保障村集体参与产业项目的利益分成。     “项目规划面积30亩,已经选好地方,并完成了鱼塘基地平整等工作,和技术单位商定好合作框架、多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在联系厂家进行设备订购采购等工作,全面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等设备安装完毕后,就可以引入中等规格大小的桂花鱼、鲈鱼等高值品种养殖。”香山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该项目成功运营后,产值将达70万元。     “高明应成为整个佛山农业发展的‘主战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万忠认为,高明要用好土地等基础资源,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高明要讲好故事,树好品牌,做好运营,提升农村农业的附加值。”     农用地流转“动真格”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作为佛山的农业大区,高明区提出,至2024年要着力破解农用地碎片化、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村级组织统筹能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同时,强化农用地连片开发,更是高明区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依托全区社(组)土地股份制改革,高明通过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或者把集体统筹的土地以一人一股方式量化到农户,将农民土地逐级统筹流转到村一级集体经营,构建“土地流出—组—村—土地流入”的模式,有效推动从以往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土地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农业经营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格局。     高明区近两年打造的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坚果三大“万亩工程”,是土地连片开发的成功案例。     其中,万亩稻田不仅引进了高科技现代化农业技术,还开发了观光旅游、科普研学、美食住宿、休闲娱乐等农业文旅产业,实现了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协调发展;万亩花卉核心区所在的荷城街道石洲村实现了超1.7万亩村集体土地以股份制形式连片集约经营;万亩坚果核心区所在的杨和镇大布一、大布二两个股份社整合3000多亩土地资源连片出租,为村集体带来超300万元收入,平均每户分红近2.5万元。     此外,高明区严格按照《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包括土地流转交易)“应上必上”,保障了土地流转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全区累计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交易超过4100宗,累计成交总标的超过26000万元。     佛山市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指出,要努力将高明农业农村锻造为最强潜力板,奋力推动高明乡村振兴迈进全省第一方阵。     纵深     “一村一策”确保农用地顺利连片开发     建立农业招商数据库,强化农业招商引资     如今,通过农业土地连片开发和适度规模经营,高明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共实现经营土地面积2万多亩;家庭农场和规模农业经营户共实现经营土地面积4万多亩,土地连片开发和适度规模经营初见成效。未来,高明区还要统筹推进20万亩农用地集约连片开发,它会成为一个展现政府服务水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     股份制改革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进农用地连片开发的一个必要步骤,高明区共需完成742个社(组)股份制改革总任务。     为此,高明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区领导具体抓落实,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并结合一村一策,深入推动改革工作,尤其是该区、镇两级挂图作战,对标对表,落实驻村干部包干负责制,采取“蹲点”的方式协助社(组)做好成员身份确认、股权设置、固化年限和章程制订等工作。     高明区还明确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模式为“股权固化,确权到户,户内共享”,即户内新增人员可以享受家庭户内的股份权益;在改革的过渡期内,固化期为15年,底线为10年,固化期到期后再由股东大会表决是否延续或小调整;同时,当地在坚持方向不变、政策不走样的前提下,让村自行表决灵活处理,逐步引导村集体适应政策、推进改革;另外,还制定奖励激励措施,如荷城街道对提前或者按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村进行奖励,杨和镇把完成股份制改革纳入行政村攻坚克难子项目等,有效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高明区开展清理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租赁承包合同工作。通过依法依规解除或补充合同(条款),合理提高租金、缩短合同期限,有效解决了农用地租赁的历史问题。同时,继续保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如股东分红的个人所得税不需缴纳等,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     在“一村一策”的指引下,高明区农用地连片开发成果“多点开花”。例如,杨和镇沙水村通过推进“花卉坚果特色小镇”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带来经济收入超过300万元;该村计划整合下属村民小组土地约1000亩,目前已落实整合土地面积500多亩,预计每年可为集体增收40万元以上。更合镇白洞村恢复茶叶产业,随着新种植茶园进入达产期以及茶叶加工厂的启动,村里单是茶产业一项每年可为集体增收超过200万元。     高明区计划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排灌站和田间排灌渠建设维护、清淤清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高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4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区农田水利设施、机耕路、田间配电设施的改造建设,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值秀美田园,为促进农业土地连片集约开发创造更有利条件。     土地连片开发的用意还在于招商引资。高明区将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建立农业招商数据库,建成1个农业招商平台(网),整合全区农用地资源、农旅资源,梳理在建农业项目,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鼓励整合多个经济社、股份社的农用地资源进行统一招商;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撰文:尹辅华 盛正挺 黄学钊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17/content_7978136.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2
21
61
2021-12-17
推动实现产城融合
南方日报讯 (记者/叶志强 通讯员/蔡仁银)12月16日,韶关市“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以下简称“双变”)改革试点推进暨第三批试点启动现场会举行。现场通报“双变”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并对第三批“双变”改革试点单位进行授牌。中核(广东)科技有限公司、粤江发电公司等被认定为第三批“双变”改革试点。     “双变”改革试点工作是韶关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改革工作,是提高资源资产利用效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关键举措。今年1月,韶关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第一批韶钢、韶冶“双变”改革试点实施方案,6月启动第二批试点,大力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和资源,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     据介绍,“双变”改革试点工作激发了传统企业新活力,各试点单位坚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上下游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腾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坚持以增量的发展带动存量的整合、以盘活存量来为增量发展腾出空间,积极探索土地盘活利用新机制,大力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提供产城融合新示范,以产业为依托,统筹推进园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目前,第一、二批改革试点园区新引进项目11个、总投资40.4亿元,其中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7.6亿元。试点企业可盘活土地约1.2万亩,目前已盘活利用2564亩。谋划主业增资扩产和园区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共84个、总投资165.8亿元,其中3个项目已竣工、37个项目正有序推进,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正加速走向融合。     据了解,韶关将在产业集聚发展上持续用力,顺应未来城镇空间发展规律和产业布局演变趋势,坚持市场化机制与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加快出台韶钢、韶冶两个试点园区产业指导目录,统筹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强化招商引资,加强与试点企业的沟通对接,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和制度化沟通渠道,扩大招商引资信息来源,帮助企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在“筑巢引凤”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和产业需求,改造提升基础设施。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17/content_7978114.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2
22
64
2021-12-15
中科大研制出新型智能变色“玻璃”
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记者12月1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近期研制出一种新型低成本智能变色“玻璃”——多色显示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不仅能实现多色显示,而且可以实现自供电驱动,未来有望应用于节能建筑、低功耗显示器、防炫后视镜等领域。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纳米快报》。 氧化钨因其高光学透过调制率和优异循环稳定性,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电致变色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其颜色变化单一,不利于在多色显示等领域应用。利用元素掺杂、材料合成以及特殊结构设计等技术可以解决氧化钨颜色单调的缺陷,但仍然存在成本高或牺牲透明度的缺点。 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基于纳米线组装体的多色显示电致变色器件,通过采用界面组装技术将氧化钨和氧化钒纳米线组装在一起,从而使器件具有特定的光学、电学和多色显示特性。在施加不同电压下,组装体可以呈现出由橙色、绿色到灰色的动态颜色变化。通过控制两种纳米线的比例,还可调控组装薄膜的颜色显示、透明度、响应时间、着色率等电致变色性能。此外,在掩膜板辅助下,界面组装技术通过构造各种图案和调控组分,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色彩显示和信息传输。 传统电致变色器件大多基于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制备,需要借助外置电源系统驱动才能工作,这样就影响了器件的柔性、独立性和便携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团队特任副研究员王金龙等受原电池概念的启发,将原电池系统集成到基于高度稳定性和柔性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电极和氧化钨纳米线电致变色薄膜中,成功研制出一种自供电、低成本的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与外置电源相比,这种自供电的电致变色器避免了内阻,平均着色效率提高了约20%;450个电致变色循环周期后,每平方厘米器件仅消耗约6.8毫克铝片。 作为智能窗口,该器件还表现出良好的太阳光辐射调控性能,相比于褪色状态,窗口着色时可以将模拟太阳光照射物体的平均温度从33摄氏度降到25.6摄氏度。
official
https://szb.ahnews.com.cn/ahrb/content/202112/15/c875387.html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1
23
66
2021-12-22
2021年市场监管科技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本报讯 (记者 陈和华)12月21日,2021年市场监管科技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市场监管总局组建以来科技创新工作,统筹部署“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重点目标任务。会议颁发了首届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宽量程变感量大质量计量标准装置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微纳增敏快检技术及检验检测应用”等23项成果获得二等奖,“非洲猪瘟检测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应用”等40项成果获得三等奖。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部长级)秦宜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市场监管系统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技术机构不断发展,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市场监管依法履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的实施作出了应有贡献。   会议强调,市场监管科技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监管,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举,充分发挥职能、技术和人才优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新时期市场监管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加快推进新时期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激发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市场监管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上,河北、四川、深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及中国计量院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在北京设立主会场,在各地设立分会场。总局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部门及各技术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official
http://pc.cmrnn.com.cn//shtml/zggsb/20211222/335868.shtml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1
3
24
69
2021-12-22
浙江局四项举措推动省邮政快递业数字化改革显成效
今年年初以来,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加快推进省邮政快递业与数字化改革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全省邮政快递业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监督管理、服务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截至目前,通过四项具体举措推动全省系统和行业数字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聚焦行业需求,推进制度建设。结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工作需要,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推动全省邮政快递业管理有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治理能力。   二是稳抓项目建设,拓展体系架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征集首批浙江省邮政管理系统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邀请专家进行项目评审,最终评审出7个首批应用项目。同时,通过与省数改办等部门的积极沟通,快递监管相关应用作为新增应用列入数字政府相关范畴,并组织相关市县局全力推进“三张清单”。整体围绕邮政快递业监管、行业党建等,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突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高效协同、整体智治,以数字赋能,高水平推进省域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建设示范平台,推广全省使用。今年11月,经专家评审验收通过的省邮政行业智能监管平台项目,推行非接触、智慧化监管。组织开展了相关系统项目的功能模块需求征集调研工作,制定新项目建设专班工作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架构以及各工作组分工,保障项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推进。目前,已多次组织承建方与各相关处室进行需求细化对接,立足于满足全省邮政快递业发展监管工作需求和解决项目推进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四是加强沟通交流,打破数字壁垒。积极配合省委改革办、省大数据局、省委网信办等各部门完成关于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任务,做好各类征求意见稿的研究学习与意见反馈工作。与省人社厅、省经信厅等部门持续推进数据共享战略合作,促进互融互通。   下一步,浙江局将持续围绕数字化改革工作体系,搭建好邮政快递业数字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充分发挥顶层“统”的功能和基层“创”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细化跑道,推动数字化改革更加体系化规范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机制创新,加快平台融合、数据共享,营造全省快递服务高效、数据分析准确、行业监管灵活的发展环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奋力打造新标杆,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ministry
http://www.spb.gov.cn/xw/dtxx_15079/202112/t20211223_4105020.html
celera_documents-iris
null
null
null
null
0
2
25
77
2021-12-28
再探新路,筑梦世界一流湾区
逐浪大湾区,奋进新时代。     湾区,一个临海向洋的地理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网络和供应链的蔓延,成为一种广受瞩目的经济现象。在全球化的时代,开放意味着财富。世界经济版图上,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城市中,港口城市占了90%。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地区。全球公认有四大湾区,它们是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策源地,全球化网络的重要枢纽。其中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都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群,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代表中国跻身其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4年多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逐浪前行。     ●南方日报记者  何山     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在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最年轻的湾区,也是成长性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湾区。与传统三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5.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8617万人口,在四大湾区中规模最大。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及生育低迷的大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2010年——2020年间增加了2189万,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为丰厚的人口红利。     从发展阶段来看,湾区经济一般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的元素和机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并存,与其他湾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纽约湾区是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区,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综合性的产业结构。     在金融领域,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固,深圳依托深交所加速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广州在产权和大宗商品交易上具有优势地位,澳门具有独特的葡语国家融资能力,可以实现分工协作、功能互补。     在科技领域,2021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二,影响力持续攀升。     在产业方面,珠三角是世界级的制造业集聚区,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补互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2021年工信部评出了25项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广东省入选的6个集群都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种复合型的产业机构,有利于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澎湃的动能。     2026年GDP有望登顶四大湾区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为1.37万亿美元,作为一个经济体超过了俄罗斯,排在世界第14位;2020年,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达到了1.67万亿美元,相当于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作为独立的经济体超过了加拿大和韩国,排在世界第9位。     当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时,其他三大湾区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大湾区城市群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稳步恢复。     2019年,大湾区的GDP增速达到了4.4%,在四大湾区中增速最快。以目前的增速计算,2026年,大湾区的GDP将超越东京湾区名列第一。     除了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外,城市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大湾区的11个城市中,有3个GDP两万亿级城市,2个万亿级城市。2020年,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之一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中,中国有6个城市被评为Alpha级别(世界一线城市),其中有3个在大湾区。香港排名世界第3,广州排名世界第33,深圳排名世界第45。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初步成形。     国际科创中心显示度不断提高     湾区经济先天具有创新的属性,传统的三大湾区都是抓住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而崛起的,至今都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创新中心。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作为后起之秀的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开放高地的优势,引导各种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快速崛起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东京—横滨地区、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北京、首尔、美国圣何塞—旧金山地区分列前五。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成为和硅谷101公路、波士顿128公路齐名的世界级创新带。     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两侧,积聚着世界500强、独角兽、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研究所、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要素资源,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大湾区上榜的500强企业达到25家,首次超过纽约湾区,在四大湾区中名列第二。其中香港9家,深圳8家,广州5家,佛山2家,珠海1家。     强大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越的创业环境,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土壤。胡润研究院2020年全球独角兽榜单上,大湾区城市群共有48家独角兽企业入选,数量在四大湾区中仅次于旧金山湾区,排名第二。     从2015年开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远超其他三个湾区之和,而且仅2020年1—8月,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高校的发明授权在总专利授权中的占比超过了40%。     广州、深圳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东莞的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许多国家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型研究平台纷纷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补齐原创科研能力不足的短板,实现从“科技产业中心”向“科学发现中心”的升级,朝着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奋进。     引领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是湾区与生俱来的基因,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突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更是一个中心枢纽,临近全球第一黄金航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的重要枢纽,向西、向东、向南都可到达世界重要的经济区。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在疫情暴发之前,2018年大湾区城市群机场的总客运量达到了2.15亿人次,港口群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了7441.9万TEU,相当于每分钟有一架飞机在珠江口起降,每3分钟驶出一艘万吨巨轮。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机场客运量都大幅下降,大湾区城市群机场的总客运量仍突破1亿人次,接近其他三大湾区客运量的总和。集装箱吞吐量不降反增,证明了大湾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国两制”,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深中通道工程的推进,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完善,让港澳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口岸通关效率也大幅提升。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让粤港澳三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高效。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组,RCEP的签订,目前全球经济重心正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粤港澳大湾区正利用自身的优势,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引领广东乃至全国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大蓝图有大机遇,大湾区有大未来。未来的大湾区将继续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1.0版发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示范引领作用。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又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准确反映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正式对外发布《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通过35项指标研究高质量发展     《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权威数据为支撑,立足珠三角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阶段,构建的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为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组成课题组,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和深入的论证研讨,最终形成了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1.0版。     指标体系分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三大变革六大板块,通过6项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对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     在创新发展部分共有六项指标:指标体系通过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数量三项指标来衡量创新投入的水平,通过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增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三项指标来衡量创新产出的水平。     在协调发展部分共有五项指标:通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指标来衡量城乡协调的水平;通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来衡量社会协调的水平。     在绿色发展部分共有五项指标:通过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来衡量节能降耗的水平,通过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PM2.5排放平均浓度、森林覆盖率来衡量绿色环保的水平。     在开放发展方面共有五项指标:通过外贸进出口额与GDP比值来衡量外贸规模的水平,通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比值指标来衡量外贸结构的变化,通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额、人均利用外资金额指标来衡量利用外资的水平,通过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来衡量营商环境的水平。     在共享发展方面共有七项指标:通过基础设施通达率来衡量基础设施的水平,通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指标衡量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来衡量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通过每千人病床数量、每万人在校学生数量、每万人文体设施面积来衡量公共服务水平。     在三大变革方面共有七项指标,通过人均GDP、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比值、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PD比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单位建设用地税收收入指标来衡量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水平。      10万字高质量发展报告推出     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推出《2021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报告》。根据大湾区城市的发展水平,报告选择了24个样本城市,从六个维度,分三个层级进行对标研究。     样本城市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为主,其中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6个2万亿级城市;宁波、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6个非省会、非直辖市的万亿城市;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台州、金华、湖州、镇江、淮安、连云港、宿迁12个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内GDP在3000亿级到5000亿级之间的地级市。     以指标体系35项指标为核心,兼顾其他指标,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的研究团队研究了24个样本城市在40多项指标上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0万字的《2021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紧扣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客观准确评价珠三角城市群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的水平和成效,总结成绩亮点,分析短板软肋,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为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未来,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还将长期追踪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并形成常态化成果发布机制。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28/content_7979887.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3
26
78
2021-12-20
四川:架起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的桥梁
“微创手术机器人”“星时代AI卫星网络系统”“川藏交通廊道山地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技术”……近日,由中国科协指导支持,四川省科协等17家单位主办的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3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推广项目和科技难题攻关项目在开幕式上发布,引起与会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关注。   科学家手握创新成果需要转化,企业面临科技难题需要攻关,四川注重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架起供需对接立交桥,使“科技服务”与“科技需求”有效对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增添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本次大会,就是观察四川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和经验的一个窗口。 厚植创新土壤让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我国是继美国、以色列、日本之后,第四个成功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国家。”本次大会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洪带来一款能用“意念”控制,帮助截瘫患者独立起身、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让残疾人重获生活的希望。   “目前,该产品已在军事、医疗、工业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在助老、助残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其价格取决于应用量,成果转化迫在眉睫。”程洪说。   近年来,四川厚植创新土壤,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出台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此次大会之前,四川省科协组织开展科创项目遴选,一大批创新成果参与竞争,最终2350个科创项目入选,在此次大会上与观众见面,接受企业、社会和投资人的集中检阅。   “这些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四川‘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四川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除开幕式上集中发布的30个重大项目外,其他项目也将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上,通过4场专场推介会、22个专区推介活动逐一推介,并组织开展项目对接洽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天府科技云”让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主要通过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发布,难以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成果转化率较低。四川省科协2020年创办的“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通过“淘宝式”的服务,让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力破解了这一难题。   在“天府科技云”平台上,通过手机App、网站等渠道,科技工作者可上传“科技服务”,企业和投资者可上传“科技所需”,普通群众也可上传“科普所需”,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科技供需智能匹配、精准对接、精准服务。   四川科伦药业相关负责人说,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有潜力、有成药性的“青苗项目”,是药物研发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天府科技云”平台的出现,让企业和潜在合作伙伴都能够随时随地发布服务和需求,平台大数据能自动匹配、精准推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研发项目。   一年多来,“天府科技云”平台吸引了280万注册用户,140万科技工作者、13万家科创工作室、17万家企事业单位在平台上积极互动,成功匹配了40余万项科技供需,为形成信息共享、人才共用、合作共赢的良好创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省科协主席、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说,四川将依托“天府科技云”,打造“永不落幕”的科创会。大会闭会后,每个项目都将继续在“天府科技云”上长期、智能、精准地向全国潜在用户广泛推介。 “科服保姆”护航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大会开幕式上重磅亮相的“5G+山区智慧交通预警系统”,为保障山区道路安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方案:利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完成对山区公路大路况的无盲区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可实现弯道会车、边坡落石与坍塌、道路路滑程度、超速和超重等信息预警。   “项目能取得当前的成果,离不开南充市顺庆区科协的‘保姆式’服务。”研发该系统的鹰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杨宁说,公司在研究通信模组时,遇到了能耗过大、通信距离过短、覆土导致信号强衰减等问题,顺庆区科协主动服务,积极联系技术专家团队,帮助攻克了这一难题。   四川创新构建“天府科技云”线上线下服务体系,覆盖全川的165个“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已成为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服务枢纽。全省科协系统2000名“科服保姆”,以宣传推介、匹配撮合、对接洽谈等作为服务内容,面向用户广泛开展“一人一策”“一单一策”的“保姆式”跟踪服务,促进科技供需对接、达成合作。   今年9月以来,四川全省“科服保姆”累计跟进服务5.49万单,为推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难题攻关提供了良好服务。   此次大会,也将实现科创项目从“线上”全民共享到“线下”全程服务,积极构建全方位服务科创项目落实落地的格局。四川各级科协为每个项目都配备了“一对一”专属“保姆”,为其提供“一单一策”全程跟踪服务,直到每个项目落地见效。    (本报记者 周洪双)
official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20/nw.D110000gmrb_20211220_1-08.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27
79
2021-12-17
外升颜值内铸品质 打造跨越发展先行市
廉江市家电企业技术改造后的自动化生产车间。 受访者供图 在位于廉江市新民镇的鳄鱼生态园区内,人们可以观赏到千余只鳄鱼晒“日光浴”的壮观场面。李廷睿 摄 鳄鱼公园里游客和竞相开放的炮仗花合影。 张思燕 摄 廉江红橙迎来丰收季。郭龙碧 摄 进入年末,湛江廉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家电企业晚上八九点还灯火通明。车间里开足了马力,全力赶工完成订单。自动化生产线上,大到冰柜,小到电饭锅、电热水壶、插线板,源源不断制成后被装上卡车,运向全国各地和各大外贸港口。 “每个企业都有优势项目和薄弱项目,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逐步引导企业进行分工合作,从技术、零配件生产、组装等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差异化竞争。”在廉江市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方桂伟看来,以工业品牌提升工程为契机,廉江市的家电制造产业,站在了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的风口。 工业品牌提升,是廉江市正大力实施的“四大提升工程”之一。今年下半年召开的廉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工业品牌、城市品质、文旅融合、现代农业“四大提升工程”,全力打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市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廉江市充分发挥其交通体系完善、工业基础扎实、具有多元化的特色农业、城市建设较好等优势,成立对应的“四大提升工程”工作专班,致力建设产业集群品牌市、创新要素集聚市、生态宜居样板市、民生幸福先导市、社会治理示范市,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用“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城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文旅融合 农文旅一体化助产业振兴 西临北部湾,北靠双峰嶂,九洲江蜿蜒而过奔流入海,廉江坐拥湖海,背靠群山,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更是廉江一张闪亮的名片。 围绕这些优质资源,廉江市构建“一个核心,三个组团”的旅游产业体系,开辟东南西北6条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廉江游”小程序,开展橙乡生态游活动,持续擦亮廉江特色旅游品牌。通过推进农文旅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回收公共广告资源免费给一批本土特色企业和景点使用,举办廉江市十大美食、十大小吃、十大手信评选活动,公开征集廉江文旅形象宣传口号,廉江全域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坐落在廉江市新民镇的鳄鱼生态公园,便是融文、旅、研、产于一体的典型代表。这座占地面积约2100亩的公园目前虽然还在建设中,但已具备一定规模,每到周末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千余只鳄鱼晒“日光浴”的壮观场面,还可以在鳄鱼公园餐厅品尝特色美食。 “我做了很多年的护肤品开发生产,知道鳄鱼油是个好东西。建一座生态工厂,把生产研发基地和休闲公园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既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又能造福家乡,两全其美。”鳄鱼生态公园投资人陈国东介绍,这里目前是游客游览参观的休闲之地,未来将成长为集科学旅游、研究、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生态工厂。此外,正在规划中的鳄鱼博物馆和农耕博物馆,将助力公园打造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廉江市旅游协会会长陈大海介绍,目前廉江市正努力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公路;打造旅游产业新优势,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将鳄鱼公园、谢鞋山旅游风景区、茗上茗世外茶园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同时,大力发展安铺特色小镇、红树林风景区、北部湾·海上牧歌等一批具有廉江特色的旅游景点,形成多位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 “廉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境内多元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更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廉江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廉江将聚焦文化旅游概念,结合自身优势,将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产业+振兴”为主导打造廉江全域旅游项目。该局已研究起草《拟定廉江市关于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廉江市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等,为廉江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 工业品牌 在“国标”基础上质量再提高30% 湛江廉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一辆辆货车有序进出厂区。仓库和生产车间里,装载生产原料和成品的叉车穿梭往来,集注塑、冲压、总装自动化生产设备不停运转,一个个工业制成品在传输带上陆续完成。这些高于国家质量标准30%的廉江小家电产品,走下生产流水线后,将通过快捷的物流系统,运送到国内国外的市场上。 “高标准引领高质量,我们必须制定一套严格标准,才能谈得上提升廉江家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下半年,廉江市成立工业品牌提升工程工作专班,廉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洪智成为专班内综合协调组的成员。他介绍,自成立专班以来,围绕工业品牌提升,廉江市对区域公共品牌进行“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统一服务”。 据廉江市科工贸和信息化局统计,廉江现有家电和家电零配件企业1142家,从业人员约5万人。但在开拓市场、品牌打造等方面,廉江家电企业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抗风险能力不足和品牌叫不响,成为了廉江家电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新一届廉江市委、市政府领导上任伊始,即多次深入调研和召开座谈会,听取家电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敏锐捕捉到家电产业的发展难点——家电企业自找销路,打价格战,品质上不去;外贸型家电企业以出口为主,不仅面对疫情、中美贸易战的冲击,而且在国内产业市场被大品牌挤占,难以打开国内大循环市场。 针对这些难点,廉江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创新“抱团”举措,推动家电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 围绕工业品牌提升,廉江市支持廉江“电饭锅”和“电水壶”团体标准制定,比国标提高约30%总体要求,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示宣传贯彻使用;成立廉江品牌公司和运营管理团队,注册“廉江家电”商标,实施区域品牌运营战略;遴选优质家电产品,设立品牌家电专柜进驻区域各大商超,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运营,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推动廉江家电融入国内市场大循环。 “以电饭锅为例,这意味着在团体标准下,廉江生产的电饭锅的外观和结构、蒸煮均匀性、保温温度、噪声、内胆、电气安全等,都比现有国标的要求更高。”张洪智认为,新制定的团体标准符合廉江市现有家电产业的生产水平,下一步廉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定期对这些产品进行抽检,一旦不达标,将会被剔除“家电优品”名单。 城市品质 以创文为抓手 优化城乡环境 每天下午4时30分左右,廉江大道中的廉江市第一小学旁,身穿反光背心的交警和志愿者便早早赶到路边,摆好“雪糕筒”路障,提醒车辆礼让行人,护送学生和家长有序离校。 作为廉江市城区的主干道,廉江大道南通高速路口,北连樱花公园,交通繁忙、商业繁华。生活在廉江的市民发现,近一个月时间,这条熟悉的道路上,景象却变得有点陌生。 “乱摆卖消失了,乱停车乱行驶也消失了,连违规的广告牌也越来越少了。”在廉江大道旁经营一家商铺的老板程仁笑着说,这样的“陌生感”让他和街坊觉得舒服。 这样的肉眼可见的变化,不仅在廉江城区的大街小巷发生,也在廉江的乡镇村落里出现。塘蓬镇的石材市场乱搭建棚户被清除,原本被堵塞的道路恢复宽阔的原貌;安铺镇、雅塘镇街边违规设立的广告牌、广告灯杆被拆除,圩场重归整齐洁净。以“创文”为抓手,廉江市的城市品质提升大踏步向前迈进。 廉江全市土地面积2867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80万,辖3个街道、18个镇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产业转移园)。近年来,随着廉江“西拓、东扩、北联、南和、中优”城市扩容提质战略的深入实施,廉江城区快速发展。 城市越来越大,如何完善管理服务,从而让城市的扩张与市民的居住生活体验“不脱节”?通过实施“4+2”重点道路区域示范行动,制定“1+N”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廉江市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选优配强文明创建队伍,建立健全网格化机制,廉江市坚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强势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高标准谋划推进廉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强芯提质,大力开展城乡清洁整治工程,全面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廉江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廉江是粤西地区首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如今进入了第二个创建周期。今年廉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开展工业品牌、城市品质、文旅融合、现代农业‘四大提升工程’,这其中的城市品质提升,与创文一脉相通。”廉江市创文办常务副主任黄松挺说,依托创文抓手,廉江市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进入加速阶段。 现代农业 以红橙为突破口打造优质品牌 12月下旬,廉江红橙迎来丰收季。一名北方来的朋友在本地果商刘志豪的店里品尝红橙,连连称赞“酸甜可口,橙香浓郁”。听了朋友的点评,刘志豪心潮澎湃,发了条微信朋友圈:“不是廉江红橙走不出去,如果坚持做高品质红橙的话,廉江红橙的市场一定能越做越大!” 廉江被誉为“百果之乡”,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以廉江名片产业之一的红橙为突破口,廉江市通过品牌培育、市场拓展、加工升级、质量安全等举措,打造廉江红橙区域品牌,探索现代农业的品牌提升之路。 “廉江红橙”地理标志发布、“廉江红”品牌标准发布、吉祥物卡通形象“橙鲜子”发布、产品溯源二维码发布……在今年11月中旬举办的2021廉江红橙开采仪式暨产销对接大会上,一连串廉江红橙新标准、新形象紧锣密鼓地亮相。 除了农业品牌“面”上的提升,廉江市也把“里子”的完善提上日程。近期,廉江市与广东农科院基因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提升廉江红橙防治黄龙病的能力,明年计划新种红橙面积1万亩;同时,抓好其他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打造连片、标准化、规模化示范试验种植基地,以及特新优品种培育基地。 围绕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指导作用,廉江市积极整合物流快递企业与红橙、电商企业双方资源,确定了快递企业签约协议书内容、降价后的收费标准,且承诺对全市红橙、电商企业一律不设发包数量门槛,市区内均按最低价格执行,促成全市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在现行物流价格的基础上降低10%—20%。 按照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理念,廉江市围绕品牌建设、市场流通、宣传推广、品质提升等重点谋划农业发展,着力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建设“12221”市场体系,组织制定“廉江农”小程序、“廉江红橙”地理标志、“廉江红”分级标准、“橙鲜子”吉祥物卡通形象、产品溯源二维码,评选最美橙园,举办红橙开采仪式暨产销对接大会,强化执法行动,打造廉江现代农业品牌;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并谋划建设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解决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致力打造更多优质“廉字号”农业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 李廷睿 通讯员 张思燕 康韵怡 吴梓民
official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12/17/content_7977944.htm
celera_documents-shirley
null
null
null
null
0
0
28

No dataset card yet

Downloads last mont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