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sets:
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 | 他年轻时当过薛县的监狱官员,因罪被免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家贫,牧豕海上。 | 他家里穷,只得到海边去放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 | 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养後母孝谨。 | 他奉养后母孝顺而谨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 | 武帝建元元年,天子刚即位,就招选贤良文学之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 | 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 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元光五年,有诏徵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 | 武帝元光五年,皇帝下诏书,征召文学,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让谢国人曰: 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原更推选。 | 公孙弘向国人推让拒绝说: 我已经西去京城接受皇帝的任命,因为无能而罢官归来。希望改变推举的人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 | 国人却坚决推举公孙弘,公孙弘就到了太常那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 | 太常让所征召的一百多个儒士分别对策,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按等次被排在最后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 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拔为第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 公孙弘被召去进见皇帝,武帝见他相貌非常漂亮,封他为博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 | 这时,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在那里设置郡县,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皇帝命公孙弘前去视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 公孙弘视察归来,向皇帝报告,极力诋毁西南夷没有用处,皇上没采纳他的意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 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後母死,服丧三年。 | 后母去世,他守丧三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 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 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岁中,至左内史。 | 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 | 公孙弘向皇帝奏明事情,有时不被采纳,也不在朝廷上争辩。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後,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 他曾经和主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在闲暇时间接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 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汲黯庭诘弘曰: 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 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 齐地之人多半都欺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问弘。弘谢曰: 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 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 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然弘言。 | 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 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 | 武帝元朔三年,张欧被免官,皇上用公孙弘当御史大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 | 这时,汉朝正在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原罢之。 | 公孙弘屡次劝谏皇上,认为这些做法是使中国疲惫不堪而去经营无用的地方,希望停做这些事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天子乃使硃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 | 于是,武帝就让朱买臣等以设置朔方郡的有利情况来诘难公孙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发十策,弘不得一。 | 朱买臣等提出十个问题,公孙弘一个也答不上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乃谢曰: 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原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 | 公孙弘便道歉说: 我是山东的鄙陋之人,不知筑朔郡有这些好处,希望停做通西南夷和置沧海郡的事,集中力量经营朔方郡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乃许之。 | 皇上就答应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汲黯曰: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 汲黯说: 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很多,但却盖布被,这是欺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问弘。弘谢曰: 有之。 | 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 有这样的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 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 | 我有三公的高贵地位却盖布被,确实是巧行欺诈,妄图钓取美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於君,桓公以霸,亦上僭於君。 | 况且我听说管仲当齐国的相,有三处住宅,其奢侈可与齐王相比,齐桓公依靠管仲称霸,也是对在上位的国君的越礼行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於民。 | 晏婴为齐景公的相,吃饭时不吃两样以上的肉菜,他的妾不穿丝织衣服,齐国治理得很好,这是晏婴向下面的百姓看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於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 如今我当了御史大夫,却盖布被,这是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 | 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 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终于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 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城府很深。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 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人予以报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杀主父偃,徙董仲舒於胶西,皆弘之力也。 | 杀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胶西国当相,都是公孙弘的主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馀。 | 他每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老朋友和他喜欢的门客,都靠他供给衣食,公孙弘的俸禄都用来供给他们,家中没有余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士亦以此贤之。 | 士人都因为这个缘故认为他贤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淮南、衡山谋反,治党与方急。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 |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朝廷追究党羽正紧急的时候,公孙弘病得很厉害,他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功劳而被封侯,官位升到丞相,应当辅助贤明的君王安抚国家,使人人都遵循当臣子的道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恐窃病死,无以塞责。 | 如今诸侯有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都是宰相工作不称职的结果,害怕一旦默默病死,没有办法搪塞责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乃上书曰: 臣闻天下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 于是,他向皇帝上书说: 我听说天下的常道有五种,用来实行这五种常道的有三种美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长幼的次序,这五方面是天下的常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 智慧、仁爱和勇敢,这三方面是天下的常德,是用来实行常道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故曰 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 | 所以孔子说: 努力实践接近于仁,喜欢询问接近于智,知道羞耻接近于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後知所以治人。 | 知道这三种情况,就知道怎样自我修养了。知道怎样自我修养,然后知道怎样治理别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 天下没有不能自我修养却能去治理别人的,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 现在陛下亲行大孝,以三王为借鉴,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兼备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励贤才,给予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臣弘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 | 如今我的才质低劣,没有汗马之劳,陛下特意把我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地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 我的品行才能不能同这高高的官位相称,平时又有病,恐怕先于陛下的狗马而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和搪塞责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原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 | 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者让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子报曰: 古者赏有功,褎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 武帝答复他说: 古代奖赏有功的人,褒扬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业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祸患要崇尚武功,没有改变这个道理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 我从前幸运地得以继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宁,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应当知道这一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盖君子善善恶恶,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 君子都喜欢善良的人而憎恶丑恶的人,你若谨慎行事,就可常留我的身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 你不幸得了霜露风寒之病,何必忧虑不愈,竟然上书要交回侯印,辞官归家,这样做就是显扬我的无德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事少间,君其省思虑,一精神,辅以医药。 | 现在事情稍微少了些,你应该减少思虑,集中精神,再以医药辅助治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因赐告牛酒杂帛。 | 于是,武帝恩准公孙弘继续休假,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居数月,病有瘳,视事。 | 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的病情大有好转,就开始处理政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 前年,公孙弘患病,最终以丞相的身份死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度嗣为平津侯。 | 他的儿子公孙度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度为山阳太守十馀岁,坐法失侯。 | 公孙度当山阳太守十多年,因为犯法而失去侯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 主父偃是齐地临菑人,学习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的学说,晚年才开始学习《周易》《春秋》、诸子百家的学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 | 他游于齐国许多读书人之间,没有谁肯厚待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於齐。 | 齐国许多读书人都一起排斥他,使他无法留在齐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 | 他家境贫困,向人家借贷也借不到,就到北方的燕、赵、中山游学,各地都没人厚待他,做客很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 | 孝武帝元光元年,他认为各诸侯国都不值得去游学,就西入函谷关,去拜见卫青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 | 卫青大将军屡次向皇上推荐他,皇上不肯召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 | 他带的钱财已经花光,留在长安已经很久,诸侯的宾客们都很讨厌他,于是他向皇帝上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朝奏,暮召入见。 | 早晨进呈奏书,傍晚时皇帝就召见了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 他所说的九件事,其中八件是法律条令方面的事,一件是关于征伐匈奴的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辞曰: | 其原文是这样说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 |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厌恶深切的谏言而是广泛观察,忠诚的大臣不敢逃避重重的惩罚而直言劝谏,因此处理国家大事的好政策才不能遗失,而使功名流传万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原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 如今我不敢隐瞒忠心,逃避死亡,而要向您陈述我的愚昧想法,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稍微考察一下我的想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司马法曰: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 《司马法》上说: 国家虽然大,若是喜欢战争,就一定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若是忘掉战争,就必然危险。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天下既平,天子大凯,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 天下已经平定,天子演奏《大凯》的乐章,春秋两季分别举行打猎活动,诸侯们在春天整顿军队,在秋天训练军队,是为了不忘记战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 况且发怒是悖逆的行为,武器是不祥的东西,斗争是最差的节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 古代人君一发怒就一定尸首伏地,流血遍野,所以圣明的天子对待发怒的事非常慎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 致力于打仗取胜、穷兵黩武的人,最后没有不后悔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 从前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兵威,蚕食天下,吞并各个交战的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相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 不可。 | 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竟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 不可以攻匈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 那匈奴没有城郭居住,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并加以控制。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 | 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 | 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 | 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 使国家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政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 | 秦始皇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阔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地固泽卤,不生五穀。 | 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然後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 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北河地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 | 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呆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End of preview. Expand
in Dataset Viewer.
- Downloads last month
- 43